他又回忆起在草原冰封的雪地上,二人相拥依偎的美好画面,崔漱音望向自己的眼神盛满温柔。
他心底的答案早就知道,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崔漱音不会考虑小家的幸福。
“你不必担心,我早便对你坦言。”晏九霄回握住崔漱音的手,暗暗加了几分力度,“你驰骋疆场,我陪你,你肃清朝政,我陪你,你小桥流水,我也陪你。”
“重要的不是是否浪迹天涯,而是我们在彼此陪伴。”
崔漱音郑重地一点头,两人在这份时空中抓住彼此。
良辰吉日到,这是崔漱音托大国师几番推算测出来的好日子。
和亲的仪仗队从十里开外便铺起了红毯,阿伊莎披着红盖头坐在马车里,指节不断摩挲着,压抑着心中的欢喜。
由于祖上的规矩,王凤遥在接到阿伊莎后,需要与她一同到宫里给国母请安。
崔漱音立于堂上,看着这对挽着手步步轻莲往自己这边踱步而来的新人,眼角浮现笑意。
“叩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两位新人的嗓音叠在一起,有如新生的嫩芽,绽放着蓬勃的生机。
“平身。”
崔漱音素手一挥,平日里透着威严的声线里如今透着轻缓。
二人谢过崔漱音,转身向坐在次座的巴图尔弯腰行礼。
巴图尔一个劲地闷酒未曾理会,惹得崔漱音频频侧目。
她蹙眉,清嗓欲想提醒,却见王凤遥上前,自顾自酌了杯葡萄酒,往巴图尔跟前一递。
“大舅哥,小莎交给我,您请放心!”
他仰头一口闷下这酒,坚定的眼里带着决绝。
这一动作太快,阿伊莎来不及劝阻,隔着红盖头她气的鼓起了腮帮子。
“你和我哥他犟气什么啊,也不怕醉了?”
“没事小莎,我有分寸。”
巴图尔见新人浣尔模样,知道自己再下绊子未免太过扫兴,摇摇头叹了口气。
他一把举起桌边酒瓶,再给自己满盏。
一口爽朗后,巴图尔只余下一句:“对她好点。”
崔漱音满意地勾起一抹笑,这最难解决的大舅哥过去了,一切都好说。
她向台阶下的太监递去眼神,那太监会意,下一刻尖细的嗓音响彻在大殿之上。
“西域阿伊莎公主,即日起与我大夏王凤遥世子喜结连理,望大夏与西域永结秦晋之好,新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一生幸福,一生平安!”
“黄道吉日,良辰美景。太后向这对新人贺喜,特赐黄金白银,蜀锦宋棉,海味三牲,金簪玉佩……”
贺喜声响彻大殿,为此时此和手牵手的新人增添了大婚的喜悦。
第164章 最后的最后
崔漱音望着天边一抹夺目的七彩祥云,与血红的霞光相映衬,构成一副泣血的画卷。
命运的齿轮终于回到正轨开始旋转,正途的征程仿佛一道全新的大道,开启着命运的新篇章。
崔漱音抬手遮着刺目的阳光,从微张的指缝看去,眸中瞳孔奋力地与烈阳角逐,似乎要证明谁才能征服这一方天地。
在那之后的十年里,大夏的名号响彻神州。
崔氏太后崔漱音的名字也跟随着大夏的名号唱响。
世人说,她励精图治,任人唯贤,为寒门学子争取一份光明下的公平;
世人说,她肃清腐败,惩恶扬善,为河海晏清搭建一座康庄的大桥;
世人说,她轻徭薄赋,安抚流民,使那无数的千里沃野重现袅袅炊烟。
她以女子之身立于朝堂之巅,成就了男子无以企及的一览众山小。
她一身武艺可圈可点,一手医术更是出神入化。
最初身为女子垂帘听政,堂下多是颇有微词,后来她的雷霆手段力挽狂澜,使众人在震惊她的政绩之下心悦臣服。
每当有奏折上报某处灾祸,崔太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