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1 / 2)

姜姮顺势邀谢晋在府中用晚膳,为降低他的戒备,把本想留下一起用膳的姜墨辞赶了回去。

月下对酌,酒过三旬,姜姮眼见谢晋微露醺意,假装不经意问起他来金陵之前的事。

谢晋呷了一口酒,幽幽道:“姮姮,你知道吗?我也有女儿,我女儿若活着,只比你大几岁。”

姜姮惊愕至极。

谢晋面带怅惘:“我在云州游历时曾与一歌姬相好,她给我生了个女儿,就跟着别人跑了。那几年我独自带着女儿在云州生活,自知伤及风化,不敢惊动师门,也不敢与昔日好友联络,终日靠卖字画为生,日子清贫,却也安宁快乐。”

“女儿一天天长大,长到四岁的时候,云州开始闹饥荒。”

姜姮心里有不好预感,想起梁潇来信中所说的饥荒中的云州惨状,见谢晋面容悲怆,纵然还没说到结局,已经忍不住开始替他难过。

“我有些存粮,省吃俭用倒还过得去,女儿跟着我也不至于饿死。可是……那一年死的人太多,大家都往城外逃,我也觉得那个地方不是久留之地,同邻居说好抱着女儿南迁。可女儿太小,受不了颠簸之苦,半路生了病,又因为逃荒找不到郎中,延误了诊治,她病死了。”

谢晋举着酒樽的手抵在额间,那酒樽晃晃悠悠,溅出几滴清酒。

姜姮从来没想到看上去儒雅温润的夫子背后竟藏着这般悲惨往事,心中怜悯,想要安慰他,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谢晋沉默了良久,忽的抬起头,眼角几许晶莹,瞧向姜姮的时候却有几分笑意。

“女儿死后,我如行尸走肉浑浑噩噩过了几年,同门师兄弟有知道这件事的,想接济我,皆被我拒绝。四年后,我觉得尘世苦悲,毫无活下去的乐趣,想投河自尽。”

谢晋凝向姜姮,道:“那日我站在河边,看着水流湍急,心中想着跳下去便一了百了。将要跳时,你跑过来了,问我在看什么。”

他眼底本是一片苍凉,唯有这一段记忆才唤起点点暖意,他看姜姮如同在看自己那早夭可怜的女儿,道:“你那个时候才四岁,穿了一身红色小袄,双眼明亮,好奇地往我身边凑。我心死如灰,与你说没什么好看的。谁知你竟对我说,那就等来年春天再来看,到时候岸边柳树抽芽,百花盛开,美得不得了。”

“你好像察觉出了我的轻生之意,黏在我身边迟迟不肯离开,有一搭无一搭地跟我聊天,身边侍女多次催你走,你就是不肯走,直到姜王妃来寻你。”

“她唤你‘姮姮’,我听到便愣了。”

“你可知道,我的女儿叫衡衡。”

姜姮竭力回想这一段往事,可因为当时年岁太小,实在想不起全貌,只在记忆深处捕捉到片缕淡影。

谢晋沉浸在回忆中,目光微邈:“那一年你刚好四岁,我女儿刚好死了四年,我就在想,会不会是她看着我独自飘零于尘世,过得太苦,回来寻我了。”

“后来京中有消息,说靖穆王为自己的世子寻找开蒙夫子,我想再见一见你,便去了。”

姜姮万没想到,他竟是为自己而来。

谢晋泪眼莹莹,瞧着姜姮,“夫子希望你这辈子能过得好。”

石径上传来脚步声,是棣棠来添酒,谢晋见有外人过来,忙直起身子擦干眼泪,顺手抄起酒盅,自嘲道:“酒是好酒,只是不可贪杯。”

说罢,他晃悠悠地起身,借着月光,顺石径离去。

姜姮守在石桌前许久,直到慢慢消化了他诉说的惨痛经历,才觉察出一点点蹊跷。

云州距离金陵并不近,他在失去女儿万念俱灰之后,怎得还有兴致长途跋涉来京城。

她直觉谢晋的故事里有所隐瞒,且隐瞒的事情很有可能涉及他效忠淳化帝的原因。姜姮思量了大半宿,心道既然事情是出在云州,且现在梁潇恰好就在云州,不如去信给他让他查一查当年的事。

此信一去,就此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今生梁潇在云州滞留的时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