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5(9 / 13)

春色入关来 柳橙吱 36567 字 2天前

,旧岁晦除,新元肇启!”

“三愿父皇,圣体安康,福寿永固,如日之升,如月之恒!”

在百姓们的惊呼声中,他仰首掀开方相氏的面具,露出用朱砂画着诡艳妆容的脸,如金玉般惑人。

他单膝而跪,仰首望天,声如玉磬:“儿臣愿以己身,为父皇求寿!”

鼓声激越,百姓们遥遥望着城墙上玉立的身影,心神激荡。

两侧走上来数名内侍,手托金盘,运足了气,朗声向下宣告:“太子殿下代陛下赐福,与民同安——”

话音甫落,两侧的内侍们纷纷抓起一把把金制通宝,奋力向城楼下撒去。

无数耀眼的流光叮叮当当如骤雨洒落。

百姓们顿时沸腾了,欢呼着去承接这份“天恩”。

禁卫们分列隔开拥挤的人群,维持秩序,以免造成挤压。

与此同时,两边侧门同时打开,更多的宫人抬上一瓮瓮美酒、一盒盒精巧的糕点。

百姓们又欢涌而去,自发地排成长队,将自带的碗盏取出,小心翼翼捧出,看着醇香的美酒自长柄木勺中滑入碗盏,再接过精巧包装的糕点,心满意足地带着酒食离去。

赏傩舞,撒金钱,赐酒食,是每一年末尾都要行的盛典,是陛下与百姓同乐同庆的日子,祈福禳灾,消难纳吉。

如今陛下卧病在床,由太子监国理事,百姓们本还有些担忧今夜的盛典是否能够顺利,如

今见了太子殿下亲自献舞,都颇为动容。

“太子殿下当真是孝顺温厚,若他改日登基,定是个仁爱的君主!”

“是啊是啊!”

喧嚣中,人群中忽然有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宫门正中扑通跪地,他穿着破旧的儒衫,看起来像是位老秀才,“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沉疴难起,草民斗胆,叩请太子殿下早登大宝,以安天下!”

有内侍上前呵斥:“大胆!竟敢行此悖逆之言!”

老秀才眼含热泪,据理力争,“便是殿下要治草民死罪,草民也要说!听闻陛下病因难断,不知何日才能苏醒!太子殿下勤政爱民,又是陛下亲立,为何不能早日登基?!”

又一名中年儒生挤出人群,跪倒在地,慷慨激昂地发言,“是啊,如今北疆再生乱象,烽烟再起,江山需有明主坐镇,方才能安民心!还请太子殿下即位!”

周遭蓦地又呼啦啦跪了一小片,呼声如浪,卷过人群。

围拢的百信们瞧着,觉着也是这么个道理,念着太子方才为民求安为父祈寿的真心,想着他监国以来平安和乐的都城,不觉相继俯身。

宫门外转瞬便跪倒了一片。

城楼之上,褚景泽望着下方黑压压一片的身影,起身作揖:“孤蒙父皇信重,监国理政。天子在位而储君易鼎,非是忠孝,实乱国本。孤身为人子,此刻只愿侍奉汤药,为父皇祈福延寿。此事,休要再提。”

隔日早朝,群臣在朝会上提起百姓请愿一事,当场跪请:“陛下龙体欠安,储君当早正大位,以安天下民心!”

褚景泽以相同的说辞推拒。

再隔一日,天色未名,数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已跪于宫门之外。为首便是罗公,他双手高擎奏疏,朗声道:“臣等恳请殿下为江山计,即刻登基!”

褚景泽发了一通火,拂袖而去。

又过一日,几位宗室亲王与重臣绕过太子,直入寿华宫求见太后,请她说服太子登基,“陛下的身体恐难回转,国政耽搁不起啊!北疆不宁,朝野惶惶,唯愿太后懿旨,晓以利害,劝服太子……”

太后心头一哽,正如褚景泽当初所言,已到群臣众望所归之际,她……

她猛地拍案,凤眸含威,“皇帝还没死呢!这宫里,还轮不到你们来指手画脚!都给哀家滚出去!”

奏请太子即位的奏折如雪片飘来,足过了两日之久,群臣陪侍褚景泽一同看望嘉裕帝。太医院院正在为嘉裕帝诊治过后,跪地请罪,“殿下,臣等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