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10 / 15)

春色入关来 柳橙吱 41836 字 2天前

可一来定北军被称为“北疆铁壁”,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能担得起驰援定北军的职责,二来若当真顺利施救,论功行赏,怕是足够换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了。

他的野心和胆气不足以让他投身定北军,将性命压在刀尖上换取军功,但搏一搏便能享半生无虞,这番机遇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碰上的,他自然愿赌上一把,冒险一试!

待王妃离府去安排调兵事宜,封眠才终于算是冷静了些许。

她坐于满地日光之中,仍觉周身发冷,脑海中翻涌的思绪争先恐后地挤出来。

她无意识地用指尖轻叩桌面,耳边听着清脆的敲击声,从思绪中抽出最重要的几条。

若定北王当真死于此役,百里浔舟便应承袭定北王的爵位。可为何她在盛京做的梦中,他仍是定北王世子?爵位迟迟未袭,是朝中有人阻挠,还是……另有隐情?

会不会跟他日后行谋逆之举有关?

还有花楼中的流言,将她“孤星照命,刑克六亲”的批命四处传播,若定北王战死,世子重伤,只怕不日便会有人借此大做文章,将这“克夫克父”的罪名扣在她头上。

她闭了闭眼,压下心头烦躁,转而去见了陆鸣竹。

去花楼一事,恐怕要提前了。

彼时落鹰岭,高悬的日头自落鹰岭嶙峋的山脊处折射出耀目的光。

百里浔舟手执长枪,勒马立于高处,望见数十名衣衫褴褛的边民被乌赫族打扮的北夷兵卒驱赶着入谷。

前哨探子小跑到百里浔舟面前:“报,谷中敌兵不足百人,都是轻骑,未着甲胄。”

百里浔舟无意识地摩挲着长枪枪身。

最初寒鸦关也只报了不到千余人偷袭,他与父亲本打算速战速决,回府陪母亲吃寿面,却被迫分了兵力。他已觉不对,如今见此情景,心中疑虑更深。

但眼见老幼妇孺哭嚎着被逼入绝壁,他终究还是抬手下令:“赵参将率半数人马留守谷口,其余随我救人。”

“属下领命!”

一行铁骑如利剑般冲入峡谷,插入驱赶边民的乌赫族兵卒之中的刹那,异变陡生。

两侧山崖突然竖起黑压压的旌旗,滚木礌石砸落,截断了归路。

百里浔舟猛拽缰绳,战马人立而起,长枪挑飞一名敌兵,护住身旁幼童。

“结阵,先护百姓!”

铁骑闻令而动,瞬息间结成圆阵,将惊惶的边民围护其中。

金铁交鸣之声顿时不绝于耳。

寒风凛冽的峡谷深处,血色浸透了百里浔舟的战袍,天边残阳投下悲凉惨烈的一瞥。

飞溅的血糊在他的眼皮上,将面前的一切都染上了深重的血色。

意识混沌之际,他脑海中不知怎的浮现出封眠的音容。

……不能死在这里。

他咬紧牙关,强撑着一口气,握紧长枪。

他们之间的婚事并未取消,婚期在即,他总不能将郡主一个人丢在婚礼上,被满堂宾客讥诮议论。

他不想再对郡主说抱歉了。

第29章

暮色四合,瓦舍中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今日无戏,说书人占了一楼中央的戏台,要讲世子爷十四岁那年,在北夷阿尔纳部兵临城下之际,孤身率三千轻骑大破阿尔纳部两万大军的故事。

虽然云中郡的百姓都已会背这桩往事了,瓦舍内仍是座无虚席,众人纷纷携家带口地来再次重温世子爷的成名一战,找不到座位便站着,挨挨挤挤地将戏台围了个水泄不通。

醒木方拍,便听“砰”一声巨响,有人跌跌撞撞地闯进瓦舍,一头撞在了门板上。

众人先是一愣,接着哄然笑起来,离得近的去将撞得晕头转向的人扶起来,“喝多了吧?”

说书人玩笑道:“便是急着听咱们世子爷大杀四方,也不必先将自己‘献祭’了去呀!”

却见那磕得脑门儿红肿的男子握着身旁人的手,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