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5(9 / 26)

手,往后都睡不踏实!”

亲哥都拦不住她,谁还能拦?

冷血这个小狼崽子也不拦。

只能由着她去.

阿玉打小儿就喜欢做木雕。

一提她的木雕手艺,没人不竖大拇指。

阿玉留意到给十方救苦天尊塑像的活儿。

她好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想起那些不太光彩的遭遇,她低下头,悄悄捂住了手腕上的伤疤。

虽然涂了药膏,但疤痕还是没完全消退。

尤明姜没寻到一整棵小叶紫檀,听说阿玉擅长木雕,她*捧着阿玉的手,喜出望外地说:“小妹,这回可全指望你这双巧手啦!你好好雕,把天尊的精气神都给雕出来!”

阿玉心里一暖,鼻子一酸,眼眶也红了。

她赶忙背过身去,偷偷抹了把眼泪。

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全身心地塑造神像.

救苦殿的墙面洁白如雪,绘有十方救苦天尊和十方净土的画像壁画。

两边廊柱之上,悬挂着一幅楹联:“寻声赴感,度摄苦难。”

壁画和楹联都是殷动儿的手笔,她在京师就是颇有才情的女子,无疑是锦上添花.

汉子们逐一排查房屋的漏雨隐患。

这一查才发现,整个房顶由于常年的风吹雨打,已经严重溃烂,破败不堪。

他们干脆揭开了陈旧的瓦片,一鼓作气,更换了腐朽的檩条,刷上木蜡油,将椽皮全部换成更宽的,再铺换上老火瓦。

等房顶被修补好,救苦殿已经有了雏形.

妇孺们也不甘示弱。

她们起灶生火,煮了一锅又一锅热气腾腾的豆腐汤。有时候,冷血外出捕获了鲜鱼,妇孺们就将鱼与豆腐一同炖煮。

锅里的汤翻滚着,浓郁的香气四溢飘散,引得众人垂涎欲滴。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得热火朝天.

救苦殿里。

每一处砖石缝隙,都渗进了欢声笑语。

让人猜不透。

下一刻,又会有怎样的故事.

天气一天天热了起来。

冷血端起一碗酸梅汤,一饮而尽。

一碗接着一碗,喝得那叫一个畅快。

他本来对吃喝没什么兴趣,可想起之前尤明姜非要他喝“蟑螂汁”,突然就觉得这酸梅汤简直就是琼浆玉液。

他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呢。

每次回想起来,头皮就一阵阵地发麻。

那味儿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他口腔溃疡好得差不多了,不影响吃饭,说什么也不肯再含漱那康复新液了。

任谁劝都不好使。

哪怕尤明姜拧掉他的耳朵……

他冷凌弃,即便是搬砖,抓鱼,挖深坑!

也不会再喝一口蟑螂汁:).

这酸梅汤的供应,是尤明姜担心乡民中暑,特意嘱托蓉嫂熬制的。

乌梅、山楂干、桑葚、甘草、陈皮……

蓉嫂每天都会熬一大锅酸梅汤。

在市井之中,乌梅、山楂、陈皮、桑葚这些寻常药材随处可见,价格也十分亲民。

唯有甘草,价格昂贵得令人咋舌,打前朝起,就有个“价贵于金”的说法。

乡民们偶然得知,每天的酸梅汤里竟被尤明姜加了甘草,又想起“神使”平日里的诸多关照,心底愈发动容。

嘴上喊她“神使”的,心里头可不一定真把她当神使,随口那么一叫,应付应付事儿。

不过打从这天起,再瞧他们看她的眼神,实实在在多了几分爱敬。

不再是以前那种嬉皮笑脸的样儿.

尤明姜自己不当回事儿。

她那只【药葫芦】可以复制药材,整点儿甘草来熬个酸梅汤而已,没必要挂在嘴边。

更何况,尤明姜自己都没把“神使”这个身份当回事儿,又何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