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8(13 / 25)

花,说不准今年就能穿上新制的棉衣。

她正想着,陆记的大门 也闪过几个人影,金娘牵着霜姐儿走来,一旁跟来的还有庞巧娘,脸上皆带着笑意。

“你们怎么来了?现下绣坊应当正忙着才对。”陆琼立马放下手中的账本 ,面带喜色朝她们走去。

金娘笑着摆了下手:“这几日赶工,连着绣了三天,许是见 我们有些累,绣庄便给我们休了几日。”

灶房里忙活的杨姐儿也端着东西出来,围在腰间的碎花裙湿了一块,许是方才净手顺带将水渍抹在衣裳上,等到 她走近,才看清她手里端着的事 一碗藕羹。

这是用藕粉冲调的,还是谢洵的商队从临安带回的。

临安地区种植有大片莲藕,制作藕粉的藕粉户往往会 选用老 藕洗净去泥,削去表皮,切块压成泥,或用磨盘磨成浆,倒入粗布中过滤,挤压出藕汁。

陆琼也曾做过,不过十斤藕才出一斤藕粉,吃力不讨好,后来便没再亲自 做过。

且滤出的藕汁还需静置半日,待粉沉到 缸底,便将上层的清水倒去,再次加水搅拌、沉淀,得到 的藕粉更加白净,随后将是藕粉块削成薄片,铺在竹席上晒干,碾碎后过筛,才得了细藕粉。

在偏北的地区,干藕粉还能保存半年至一年,而江南地区则是四时皆有,毕竟莲藕量大,制成的藕粉自 然 也多。

晒藕粉得避雨,平日赶上潮湿的梅雨季节更需注意,若不然 藕粉也会 转潮。商户也会 在晴天将藕粉取出复晒,避免吸潮。

取藕粉于碗中,用煮沸的水冲调成羹状便可,不过杨姐儿还在这碗藕羹上洒了一小撮桂花干,闻着更香了,说不准还放了点 糖。

“入秋了,就得来碗藕羹,还热乎着。”

金娘也赶去帮手,闻着桂花香心 里更加明 净,立刻笑道:“可不是,今年入秋得早,今儿起来霜姐儿都把被子盖得严严实实,若平日早将被子踢到 床底了。”

“霜姐儿这般年纪的都这样,睡觉不安分,长大就好。”

几人也不好杵在门 口 ,陆琼便把人招呼到 灶房,灶口 还烧着火,整个屋子也跟着暖和,比在外头舒服。

方才那碗藕羹给了霜姐儿,毕竟在场的都是大人,不好跟人争,再说大人也扛饿,再过会 儿都用晚膳了。

一行 人便聚在一块儿聊聊家常,霜姐儿就在一旁吃藕羹,连碗底都不放过,用勺子挖干净才罢休,很快便又被打发去后院跟陆萱几人玩去了。

待她一走,大人也放开聊,说到 裴家人,也聊到 几日后的中秋。

一说起中秋,金娘也想起一事 ,手上剥着蒜,用手肘碰下庞巧娘胳膊:“你阿兄也快回来了?这都有大半年没回汴京了。”

庞巧娘便轻轻点 头,许是想到 即将见 面的兄长,嘴角带着点 笑意:“前几日收到 信,也就这几日了。”

原先金娘也觉得镖师好,每月有不少的银两,可这一年到 头见 不到 几回,也不是好差事 ,还是在汴京安分给人做工好,至少日日能见 到 霜姐儿。

想着庞巧娘一人在汴京有些可怜,平日便忍不住多关 照,眼见 她岁数也成了,就差亲事 ,金娘便忍不住给她琢磨……

陆琼见 金娘发着愣,加上方才的话,也知道金娘在想些什么,毕竟她前不久也被这么关 心 过,不过好歹也推脱过去了。

兴致再高,几人也待不久,加上近来天也暗得早,她们吃过晚膳便说着回去。

只是临走时,金娘把陆琼拉到 一边说话,对她挤眉弄眼:“你跟谢郎如何了?我瞧他又是送这又送那的……还有这藕粉,也是他托人带来的?”

第76章 腊羊腿

不过金娘也只是提一嘴,并非真要刨根问底,随后 见天色不早便离开 了,只留下陆琼一人在堂内发 呆。

她从食客手中接过一个小银块,便从钱柜里抓出四五个铜板,待食客人影消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