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徐妙姑(2 / 3)

慧明僧人还有事要做,她们也不多打扰,离开便去别院吃炙肉。

见着冒油的肉块,陆琼先深吸一口,闻着胡椒的辛辣刺.激,还有掩盖不住的肉香,咬一口,外表酥脆,内里爆汁,有些烫,却也不耽误它的美味。

陆萱倒是心急,一大块炙肉直接咬下来,张嘴用手扇风,一边还不忘多嚼几下:“好烫!”

这是要在嘴里再炒一遍?陆琼找别院的尼姑讨来一碗豆儿水,应当是在井中冰镇,还带着丝丝凉意,便端着一碗水稳着小碎步跑回去,递给陆萱:“慢些吃。”

离开相国寺后,她们就在家中歇息,陆琼也趁闲着把家里上下打扫一回。

见给雪儿搭建的狗窝有些破旧,她便找新的干稻草扎成鸟窝状,垫上一块深色麻布,用手一压,不扎手还软乎乎的。

今天也是雪儿的洗沐日,她们需从外边打水,足足打了三回才装满水缸。

因家里剩的皂荚不多,只好取些枯枝烧成草木灰,泡成灰水,浇在雪儿身上,白色的毛都染成墨色,好在它配合,没多久便得一个干净的白狗狗。

陆琼也累得直不起腰,水缸的水还需要打满,要是院里有一口井,她们也能轻松些,但也不能真的去凿井,毕竟这也不是她的院子。

相国寺一日后,陆记也名声大噪,前来的食客变多,几乎赶得上刚开业的光景。

她们也跟相国寺的人建立了联系,尤其是尼姑们很和善,今早还托人送来新做的衣裳,陆琼也叫陆萱回一些糕点。

除此之外,陆记也有位意外的来客。

原先的长柜太矮,陆琼每次写字都要弓着腰,时间一长便会腰酸背痛。所以她费心思画了一张柜子图纸,比寻常的桌子要高,要窄,占的空间不大,方便她在上边记账、写字。

依旧是找裴玉打的木柜,用榫法将几块木板接在一起,还有三个抽屉,左右两边偏小,中间较宽,用来放铜板、账本。下边挖空,冬日可以放暖炉,这样就不会冻脚。

裴玉独自将木柜从通济坊拉过来,陆琼见了本想帮忙搬到铺子里,一旁等待汤饼的粗眉食客把她拦下,撸起衣袖便笑着道:“陆掌柜还是歇着,要是弄伤手谁给我们做吃食。”

粗眉食客膀子肉厚,见着就是常做体力活的,陆琼笑着应下,以及跟在旁边扶着,过门槛还提醒他们:“小心脚下。”

新做的木柜挨着灶台,这也是无奈之举,铺子就是这版小,灶台也无法重新改,只能过几日找人砌道墙,把木柜跟灶台隔开。

“二位忙坏了,来一碗渴水先,新下的汤饼还没好。”陆琼端着两份杨梅渴水到他们手中。

裴玉起先还推脱,说她已经付过钱不好再白要东西,粗眉食客倒是大方,性子也爽快,一个劲地叫他收下,最后也吃掉呈上的三鲜面。

送走食客,陆琼也回到新打的木柜边,陆萱扯下腰间的粗布,对着木柜便是一顿好擦:“他打的家当就是好,耐用还美观。”

“耐用也不必擦这般狠,新上的漆呢!”陆琼在一旁哎哟哎呦可心疼。

杨姐儿的声响也不小,手中的面团摔在木板上“哐哐”作响,跟陆萱也是一通气:“新上的漆气味重,多擦几回才好,我瞧萱姐儿手劲还不够。”

罢了罢了,陆琼怎么都说不过两张嘴,抬脚就去把外边的长凳摆整齐。

一道阴影落下,她也抬起头来,口中的话也随之戛然而止:“这位客官......”

竟是州桥闹事的小娘子,兄长落难,所以孤身一人来“碰瓷”?亏陆琼之前还觉得她可怜。

谁知徐妙姑也只是提着一个破旧的竹编食盒,轻声道:“要一份冷淘。”

来者便是客,陆琼也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将她赶走,且看她这般也跟寻常食客并无多大差别,淡淡应下便去淘冷面。

陆萱也认出那人,凑到陆琼耳边说话:“这不是那日肚子疼的客人?怎么上我们这来了。”

杨姐儿也跟着八卦,问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