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弱点,比如弗兰克或者草州团的人。
第三十八章神物再现
百老汇7号大街,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擦踵,午饭时段迎来新一轮的拥堵。
这里的商业很繁荣,街旁店铺林立,出售的商品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令人目不暇接。随便逛上几家出来后就会产生迷失方向感,仿佛置身于一个纷杂庞大的淘宝迷宫中。
吴铮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中餐馆,挤进去却不见一张华裔面孔,一位面相忠厚的黑人侍应帮他找好位子,又抛下一张简易的菜单,提笔对准手里的本夹:“先生想吃点什么?”
吴铮浏览那份菜单,看了好半天也没有中意的食物,勉强点了份“左宗棠鸡”和一盘“煎蛋面”,又一把扯住刚要走开的黑人老兄问:“伙计,这条街有一家汇荣典当行……你知道怎么走吗?”
黑人侍应温和的一笑:“算你问对人了。我在这条街生活、工作了17年,对每家店铺都非常熟悉……不过很惭愧,汇荣典当行是个例外,因为我第一天来到的时候,它就存在了。”
吴铮讶异道:“这么久?这家典当行很有名气吗?”
“招牌这种东西,挂的久了,没名气也变得有名气了。”黑人侍应伸手一指门口:“你出门右转,从下一家店铺开始计数,一直走过26家……然后就看到汇荣典当行了。”
“哇,你记得这么清楚?”吴铮点头称赞,大方的扯出十美元塞给他,黑人侍应笑逐颜开,不住道谢。十美元显然贵过了这顿饭,是他一上午单笔小费的数目之最。
不一会,黑人侍应殷勤的端来食物。吴铮看着诱人垂涎的大块鸡肉食欲大开,撇下刀叉,执起一副筷子打算狼吞虎咽,哪知一吃之下愁眉苦脸、后悔不迭……左宗棠鸡只名字好听而已,其实却是标准的美式菜把大块鸡肉锤松,炸完后用怪异的西式甜酱入味,只第一口咬下,吴铮便知此生再和这道菜无缘了。
长久以来,无论吃什么东西,只要一涉及到“甜”,他就再也提不起兴趣,十分的抵触排斥。
无奈之下只好退而求其次,他把那盘“煎蛋面”翻了个遍,抹去大部分的甜酱,皱着眉吃了小半,扯起餐纸擦嘴,匆匆出门。那位黑人侍应过来打招呼:“先生,这么美味的鸡块……您怎么一点没吃?”
吴铮捂着嘴敷衍:“这个……我不是太饿,回头见。”夺门而出。
黑人侍应指点的路径清晰明确,五分钟后他出现在汇容典当行招牌下,细细打量这家“资深老店”。廷叔看似脾气古怪,可在店面装扮上并不怎么高调,也没有加入太多的中国元素,跟周围环境、商铺很自然的融为一体,寻常的紧。只那面大写英文、小写中文的招牌略显陈旧,看似经历了时光荏苒的涤荡。
吴铮推门而进,房间里静谧无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古玩、饰物,甚至还有中国的字画、刺绣、剪纸,分左右摆满了高高的双层展台。
房间尽头,和窗口遥遥相对,是一张古香古色的黄花梨高脚翘头案。这张长桌儒雅精致、玲珑素洁,可惜跟桌面上厚厚的文卷、电脑、电话、打印机这些现代化办公设备一搭配,登时显得格格不入。
廷叔穿一袭宽松的深蓝色长袍,鼻梁架着花镜,端坐在长桌后的木椅上,手执一份文稿;旁边站着那位笑容可掬的“乔叔”,正躬身和他小声计议着什么。
吴铮缓步近前,转过展台才发现,左首边还有一片偌大的区域,照例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董物事,规模几乎是外面的三倍,禁不住暗暗诧异:说这里是典当行不太适合,倒像极了一个小型博物馆。
廷叔斜睨了他一眼,白胡子微微翻翘,不理不睬;乔叔则礼貌的抬手致意,小声道:“吴先生,请您稍等几分钟,我和廷叔很快就说完。”语气和蔼,听来十分受用。
吴铮朝他点头,随即白了一眼纹丝不动的廷叔,心里暗骂:摆出一副老学究的架势装模作样又能唬到谁?骨子里不还是个倚老卖老的恶房东么?要不是考虑到阿蓉,傻子才会继续租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