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转折(2 / 3)

找来纸笔,在他跟前一放,道:“不会说话,写字总会吧。”

蜷缩在角落里的少年终于动了,不过只是轻飘飘的一眼,既不从他的据点起身,也不打算听她的话写字,像是打定主意不与她交流。

“你何必如此?”仇红想硬下心肠也无法,就算这人没有宋池砚的脸,这样小的年纪,又想到他满身所受非人的伤,也没办法对他厉声强硬。

“我不想害你,你那日被人追杀,我救了你,如今至少得知道你的身份,知道我救下的是个身份清白的无辜之人,这很合情理吧?”

她一口气说了长串,余光里那少年仍是一动未动,眼神却变得闪躲,可那闪躲并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浅淡的歉疚。

仇红登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霎时大悟,指了指自己的耳朵,“你是不是,听不见?”

那少年终于动了,看懂她的手势,抿紧了唇,在仇红视线注视下极缓地摇了摇头,眼神很落寞。

仇红瞬间明白了今日为何会有这一出。

应该是他醒来以后,突然发现自己既出不了声,耳边又听不见,害怕得无以复加,所以才为自己寻了个“安全之处”躲起来。

这是仇红不曾料到的,一时之间,她也不知该如何反应。

她还是低估了这张脸对她的影响,若是换作别人这样无比碰巧的先失声、再失聪,她早就怀疑对方的动机和目的,不由分说将人送上刑床,军法伺候,直到真的让对方失声,失聪,再谈下一步。

可面对这个人。

她满身的戾气都化作了破碎的歉疚。

实在是,太像了。

尤其是醒来后,活生生地杵在她面前,仇红几乎控制不住眼前泛热。

她有些不敢想,若是当日她没去断石崖,这少年的命运又会如何?是横死京郊,还是被带回去饱受折磨?

仇红心中梗塞,蹲下身来,在纸页上写下两字,递到他跟前。

“名字?”

那少年沉默着,两人终于视线齐平,对上眼神,他茶色的瞳仁霎时映出她的脸,仇红竟下意识先侧开目光,不敢看他的眼睛。

他没有动,并未回答她的问题,仇红梗着脖子,假装不耐烦写下:“你不回答我就自己取了?”

少年瞥她一眼,终于动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

仇红接过来看时,呼吸一滞。

他是被家人卖出来,已经沦为贱籍,被剥去了姓名,所以不能回答她。

仇红想起那日他被追捕,任人宰割的模样,登时心口一痛,于是作罢,不再问询,又想起他到现在滴水未进,仇红便将饭菜端来,先挑了几个菜,自己吃下,然后示意他。

他仍然不为所动。

仇红没想到情况会变成这样,她无声地叹了口气,说这少年不可怜是假的,更别提还顶着宋池砚的脸,仇红只觉得他身上受过的伤,几乎是往自己心脏挨刀。

她把饭菜留下,自己先行离开,她是能感受到那少年对陌生人的抵触的,与其与他硬犟,不如顺其自然。好歹先让他一个人舒舒服服地把饭吃完。

她刚出梅室,便见黎源牵来了烈风,绕过影壁朝她走来,按照惯例,黎源以为她看完那少年便走,不想仇红沉吟片刻,摇摇头,道:

“不,我这段时间就待在这儿。”

自与宋允之达成回朝共识之后,她在将军府待得寝食难安。

不仅是因为如今太过波云诡谲的朝堂,两派之争,群臣分裂,她已经陷入群狼环伺、虎视眈眈的险境。还因为断石崖那个不知来历的少年,他是什么人,为什么被追杀,又为什么和宋池砚长得那么相似。

以及,她进宫面见太子的消息一时间在京内传开了,王长安等人听到风声,马不停蹄打发家奴送东送西到她府上,又是寒暄又是问暖,搞得一贯清净的将军府登时门庭若市。

她一边疲于应付这些人,一边暗自担心逐野、裴照川这两个恣意妄为的人在这时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