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自己不该这样。
……却好似无法改变。
……
这边主仆俩一路无话,朝柳府赶去。
而柳府内,徐端宜却并不知道谢清崖来接她了。
她刚从新房出?来。
夜里,她又是陪着萧宝珠在新房吃的晚膳,这会还是等萧宝珠去沐浴洗漱,徐端宜才跟人道了别出?来。
夜已经深了。
徐端宜不欲在这继续待下去,便准备先回去了。
但今日,她是与嫂嫂一道过来的,这会倒也不好贸然独自?离开。
让碧溪问了女眷吃饭的地方在何?处,徐端宜便带着碧溪,往那走去。
想?着看看嫂嫂好了没,要不要一道回去。
若嫂嫂还没好,她便让柳府的下人替她准备一辆马车,她就先回去了。
未想?半路却碰到几个士子打扮的年?轻人。
柳寻出?自?翰林。
又是去年?的新科探花。
与他相交的不是学子,便是翰林中人,此时?这些?年?轻人便聚在一道风雅对诗。
就这么?一条路,也没法避开。
徐端宜本不欲打扰他们,打算就这么?带着碧溪过去。
未想?还是被人先发现了。
“长公主?”
其?中一人眼尖,先瞧见?了徐端宜,便喊出?这么?一声。
其?余人说着“在哪?长公主在哪?”
便也全都跟着看了过来。
果然瞧见?不远处徐端宜的身?影。
一时?间,刚才还高谈阔论的一堆年?轻人,纷纷双眼一亮,朝徐端宜这边走了过来,尤其?其?中一个身?穿灰衣的士子,神情看起来格外激动。
碧溪瞧见?这一幕,便下意识蹙起眉尖。
她想?挡在主子的面前,喝退他们。
“没事。”
徐端宜轻拍了下碧溪的胳膊,示意无碍。
她原本想?直接离开,一来是不想?惹出?什么?动静,二来,则是不想?打扰他们的好兴致。
但如今既然还是被发现了,打声招呼,也没什么?。
她于原处而站。
见?十来个士子一窝蜂地朝她这处走来,与她问好行礼,徐端宜也客客气气与他们问了好。
她不欲在这多加交谈,也不想?扰了他们的雅兴。
本想?着打完招呼,便先离开了。
却听一个灰衣士子,忽然一脸激动地问她:“殿下可还记得下官?”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着实有些?冒犯。
尤其?这边还这么?多人。
若传出?去,指不定会引起什么?样的非议。
但徐端宜见?那士子虽然神色激动,眼中却没有半点淫-秽之色,反而藏着几分感激和敬慕。
徐端宜又仔细瞧了他的眉眼,总觉这眉眼看着有些?眼熟。
再观这士子打扮,和身?边这些?人,徐端宜心里已有了想?法,便与那士子说道:“可是翰林院的李大人?”
李文高未想?徐端宜竟果真还记得他!
当即喜出?望外。
他平日有些?清高,其?实并不爱与柳寻这类人为伍,只恩师与他品论官场,其?中有几言,倒令他十分警醒,也颇为赞肯。
恩师曾言“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①
又言“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②
他在这番言论中,学到许多。
人生相交,并不一定皆是善人、友人,与其?处处避讳,防着这个、防着那个,倒不如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益之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