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电话,未开口就哭了。她在微信上看到了特稿,还看到了文章下方近百个评论。有和她遭遇过类似事情的女孩,还有更多鼓励她的人,跟她描述身为女性未来可能拥有的快乐和幸福,祝愿她一生平安坚强。
她哭得连话都说不利索,迭声说谢谢。商稚言攥着手机陪她哭,公车上的人纷纷注视她,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还怯怯给她递一张纸巾。
车外,路边满开繁盛鲜花,灿烂如一条斑斓长河。
四月底,黎潇转学了。临走前,商稚言请她和孙羡一块儿到家里的小店玩儿。黎潇要去的是一所教学质量与九中差不多的示范性高中,要坐六小时的高铁,距离挺远。她会在新城市定居,学校里的老师会暂时当她的监护人,等她高中毕业,便真正变成自己的主人了。
她说会给商稚言和孙羡写信。商稚言很吃惊,这个时代会写手写信的人实在不太多了。黎潇笑嘻嘻:“我会写很长很长的。”
孙羡问她以后想做什么,黎潇认真回答:“想当孙老师这样的老师。”
孙羡感动得眼圈都湿了,连连拍着她的手。黎潇忽然转头问商稚言:“言姐,你为什么要当记者?”
商稚言笑了:“因为我也遇到过好老师。”
女孩有些惊奇,又有些快乐,仿佛她们三人之间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可以分享。
人世的际遇,奇妙又难以言说。商稚言只知道自己学会了一件事:火会点燃火。
几天之后,她和孙羡在车站送别了黎潇。正值周末,孙羡和她相约一块儿看电影逛街,但电影看到一半,张蕾的电话就来了。
商稚言急匆匆赶回家里,发现小店的门合上一半,店内只坐了一桌人。商稚言走到近旁,吃惊不小:张蕾和商承志对面,赫然坐着一对老夫妻,还有李彧。
“李老师?!”商稚言摸不着头脑,“你……来家访?”
李彧推眼镜笑了笑:“真的是你啊。我还想,姓商的人应该不多。”
原来张蕾和李彧的母亲是老同学,两对老夫妻打算约着一块儿出门旅游,李彧是专程送父母来共商大事的。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