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圣上提议,地方也应设立户部,由中央管辖,沈陵这样的做法是希望财政权先独立出来,地方行政官员手中的权利太过集中,沈陵认为地方长官手中只有行政权最为合适,司法权也应独立出来。

但他如今也只能一步步来,财政权先分开来,这样一来,也是分割了地方官员的权利,这是比较符合皇权集中的一种做法。

在争论了大半年之后,圣上决定设立地方户部,同时削减地方不必要的人员,即便如今国库依靠海外贸易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商业越来越充盈,但在所有王朝后期,冗官都是一个原因,官员体系太过沉重会成为负担。

由于国外大量白银的流入,对国内的物价也是造成影响的,国外的商品虽然也有进入国内,但外汇顺差比较大。

偏远地区影响较小,对于大型城市的物价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与此同时,许多商人开始大量招人,尤其是织造业,所以江南一带率先发展起来,开始出现了工厂的雏形。

海外贸易之后,谁也不敢提禁商的事情,沈陵也不用在小心翼翼维护商业了,如今反而要考虑如何合理收税。

商税一定要收的,如今收商税的商品少之甚少,织造收税已经有好些年了,沈陵上任后,又根据大环境调整了一下税率。现在很多东西大家都开始习惯于买成品了,衣服是其中之一,鞋子也开始了,原本鞋垫都是根据每个人的脚专门剪裁的,现在有尺码,差一两个手指又没事。

木器具也是,渐渐习惯了需要的时候就去买一个,不用等,还方便。这种习惯就会带动商品的发展。

沈陵四十岁的时候,圣上开始放权了,移交给太子,前几年因皇位,沈陵也深受皇家权威斗争的迫害,总算圣上确定了继承人,圣上三次封禅泰山,可能因在位时太过操劳,去年大病了一场,之后就渐渐开始移交权利了。

两年后,圣上退位,太子登基,隔年的春闱中,沈世沐中了探花郎,入中枢院。

可能是当初沈陵没有站队,当今天子对他还是有些隔阂的,沈陵虽不在意,但到底还是担忧影响两个孩子的前程,恰好听闻圣上有意向欧洲那边通商。

沈陵这些年一直很希望船队能去欧洲和北美,经过深思熟虑,沈陵准备亲自带商队前往。

第148章

沈陵做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日两日的事情, 新皇登基之后,必定是要扶持自己的人, 沈陵虽算不上异己, 但终归在新皇面前碍眼。

新皇还未登基前,多次拉拢, 沈陵都是保持中立的态度, 新皇难免心中介怀,虽不至于对他怎么样, 但沈陵觉得还是少在他面前晃悠, 等他坐稳了位置, 他就会惦念保皇党的好。以前他不被新皇拉拢, 以后也不会被他的儿子拉拢。

沈陵也一直很想出去看看,之前碍于家庭以及对安全的考虑,未敢表露,如今年年也进入中枢院了, 安安马上就要回建康府准备秋闱,两个儿子能够撑起这个家。

唯一不太放心的就是父母和妻子,沈全和方氏年纪大了, 还好这些年注意养生,身体都还不差,如今是出海最好的时机,他正值壮年, 身体还健壮, 父母康健, 两个儿子已经能顶事了,如果错过了这个时候,沈陵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能出海。

他想亲自去一趟欧洲,有些东西只有他才懂,如果运气好,能到达美洲大陆,这辈子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文以苓知道之后,和方氏抱着哭,方氏骂道:“你个没良心的,当初上战场的时候,你媳妇多担心啊,你还要去出海,打仗还在我们文朝的国土上,你去外头,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我们都不知道......”

沈陵自然很是愧疚,若说最对不起的肯定是文以苓,前面五年他都非常忙碌,即便空余时间都用来陪她和孩子,也比以前少了很多,还要让她担心受怕。

文以苓哭过之后,却是冷静了下来,同床共枕二十多年,她如何不知夫君心中所愿,夫君这二十多年来,为家人活,为百姓活,为朝廷活,便是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