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水调歌头(5 / 6)

amp;30340;话,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

后世人真是促狭鬼!

什么车神,真&30340;笑死了。

汉高祖刘邦看热闹不嫌事大,让宦官找来车,吩咐另一位真正&30340;车神夏侯婴。

“他凭借驴车一-夜奔袭七十公里。我们试试看是不是能跑这么远吧!”

他简直羡慕死了宋太宗&30340;技能,如果他能有一半&30340;速度,也不至于被匈奴围在白登山啊。

他也想练出这种速度,这样以后再御驾亲征,就不会被匈奴围困了!

...

别人在看热闹,武德充沛&30340;唐太宗李世民脸都黑了。

他们一个唐太宗,一个宋太宗,谥号是一样&30340;,结果对方居然靠逃跑出名。连带着唐太宗都感觉这个谥号不干净了。

他真想把宋太宗开除太宗籍!

他皱着眉头,收回思绪。他也听说了唐朝后来藩镇问题严重,后来还引发了严重&30340;造-反事件。

目前百官都在思考该怎么从根源杜绝。

他吩咐文武百官:“赵匡胤&30340;做法倒是有一定可取之处,让军政分家,这样武将就不会做大。爱卿们可以记录一下。不过他弟弟&30340;还是算了。”

........

天幕接着说道:【宋太宗制定&30340;祖宗之法弊端重重。宋仁宗也用范仲淹等人实行过庆历新政,结果失败了。

宋神宗上位之后,感觉再不改-革祖宗之法。这大宋就要完了,所以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王安石变法出来之后,朝廷分为两派,一派是革新派,一派是守旧派。

司马光对王安石算是全盘否定。

苏轼觉得王安石变法有可取之处,但推行得太草率了、让百姓苦不堪言,应该再商量一下细节。

当时朝廷有些脱离变法&30340;初衷,只看站队。官员凭借站队谋取官位,结党之风很盛。

苏轼不结党,一心为民,好像只有他在认真在考虑变法,导致在两派都落不了好。他提出了很多有建树&30340;意见,都没有被采纳,反而被排挤。

他感觉这个朝廷好烂,也担心自己影响弟弟&30340;仕途,所以申请外任。

他心里有牢骚要发,喜欢写诗,每个到一个地方就要写。在杭州,他写了《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把西湖唱得天下闻名。

后来,他来到密州当长官。】

天幕中-出现新&30340;画面,苏轼&30340;演员来到密州。

苏轼不仅是个诗人,画家,美食家,其实还是个治水专家。

他身披蓑衣,脚穿草鞋,亲自参加抢险救灾。灾后,他又在当地加固防水工程。

在苏轼&30340;治理下,当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苏轼望着百姓安居乐业,密州一日比一日转好,被朝廷冷遇&30340;郁闷消散了不少,脸上也有了笑容。

他年少&30340;时候,就已经是文坛大佬了,仕途&30340;失意并不影响他诗坛上&30340;名气。

很多本地&30340;文人邀请他参加聚会。

中秋夜,明月当空,月光洒满地面。

周围&30340;文人说道:“今日中秋,皓月当空,不记录下来可惜了,大家不如写一篇文章,纪念这个风景独好&30340;中秋。”

于是,很多文人都开始吟诗作赋。

苏轼想起了自己&30340;弟弟苏辙。如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