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4 / 51)

呢,程知青一说,我也觉得你儿媳妇不合适,就得朱知青这种没脸没皮,谁都能说上两句话,能跟孩子们玩一块的,等办顺畅了,你儿媳妇也改改性子,再让她考呗。”

“其实要我说,咱们这厂子发展好了,未必要做这老师,你看我们家晓美和良山,我一个也没让他们考不是?”

说着还“哈哈”笑了两声。

十分得意。

李会计:“……”

你得意个啥,你到底得意个啥?

就你那两娃,虽然是初中毕业,但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他是大队会计他能不知道?

就他们参加考试,他们能考中?

这情况能一样吗?

瞅着周朴槐那大笑的模样他肚子里那条气真是更加不顺了。

厂房,职工宿舍还有大队小学的院子终于在万众期待中落成了。

程柠看着那一排排房子,哪怕还只是土坯墙,茅草顶,但她看着那一排排房子,心中悬着的那颗大石总算是放下了泰半。

选着日子,把木场那边的木材,产品,工具,各种材料,都一一搬进了新厂房。

职工宿舍那边也置上了新家具,想要搬的话也可以随时搬进去了。

厂子没有办过正式的建厂剪彩仪式,程柠跟韩东塬还有大队里商量了一下,就定下了一个日子,邀请公社书记和办公室主任薛主任一起过来,参加他们厂子的剪彩仪式。

他们特意定了一个匾牌,上面写着“上韩竹木制品厂”。

匾牌挂上去,由韩东塬,公社书记,大队书记,大队长四个人共同剪彩。

徐书记邀请程柠一起,程柠笑眯眯地摆手,道:“剪彩这是领导们的事,我还是不掺和了,我给你们拍照。”

然后拿了公社老旧的海鸥照相机,给他们拍了好几张照片。

徐书记笑道:“这么难得的日子,应该请城里的报社记者过来好好的宣传一下的。”

韩东塬道:“只是我们大队书记和大队长整天愁着大家伙没饭吃,冬天也没活干,就找了我们几个,一起做些手工活,想着让大队里的人都能吃口饱饭罢了,也不想以后能怎样,就不用请记者搞这么大阵仗了。还是等徐书记你们公社办了厂子,那是造福我们整个公社的事,到时候一定帮你请几个记者过来好好宣传宣传。”

徐书记笑骂:“你小子!”

真是看着不声不响的,实际精得滴水不漏。

徐书记的确想要办厂子了。

看着山坡上一排排崭新的院子,徐书记心里感慨。

谁能想到上韩大队这个公社里最偏僻也最一穷二白的大队一转眼就变了个样呢?

眼见着村民一个月就都能拿上工资了。

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啊。

干,必须得干!

剪完彩韩东塬和程柠一起陪徐书记薛主任在厂子新建的办公室里说话。

徐书记道:“我们公社这些天开了几次会议,已经打算就开一个小型的家具厂,毕竟在这深山里,木材多,一开始启动也不用太多资金。但也真是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困难啊,一是咱们没有多少好的木匠师傅,想要开厂子,那就要训练出一批手艺好的木匠师傅,二是这家具想要卖出去,卖得好,那肯定是要知道外面的人都喜欢哪些式样,这做新房子都要哪些家具,我们缺一个像程知青你这样能做一个系统产品设计的设计师啊,最后那就是销售渠道了,如果要是能像你们竹木制品厂一样,拿到北城家具厂那样的大单子,我们的家具厂也就不愁办不下去了。”

三条很清晰,从生产的工人,到生产的产品,再到最后销售,每一条都不容易。

但韩东塬他们的竹木制品厂每一条都完美的解决了。

所以徐书记再不想把家具厂交到别人手里,可是公社开了一个一个会,最后还是找上了韩东塬。

他道:“只要你们俩愿意,我们给你们留了好几个位置,家具厂的副厂长,家具厂总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