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要钱,还是要脸?(3 / 7)

无耻家族 浪子刀 13834 字 1个月前

、高价兼并海外企业的浪潮彻底终结,了一个新时代,以现有华银aig财团为基本盘的新时代。

现在的华银aig财团轻易不兼并,只需要一个个的杀死竞争对手。

这就是徐腾的“无欲则刚”、“以我为主”。

同样,对于华腾电子与lenvo集团的这一次谈判,徐腾的态度也是顺其自然,谈成很好,谈不成也无所谓。

双方就在徐腾的见证在,在李东盛的调解下,终于在中午11点前达成协议,重新将lenvo集团纳入华腾工业联合体和ias体系,lenvo集团承诺与tcl、惠普达成联合采购协议,也就是在国内市场更多的采用华腾系cpu主板和显卡gpu,而在国外的出货量,华腾系与英特尔-英伟达各占一半。

这只是协议的一部分。

lenvo集团的营销渠道,将会完全交给阳光集团,与阳光集团掌控的其他线下渠道整合,这是lenvo集团过去一直不肯退让的地方,也是徐腾和柳总之间长期不能共存的原因。

这个协议达成后,意味着lenvo集团将不再控制任何线下渠道,与华腾电子、神州电器、惠普、vivo、oppo、米科技一样,渠道控制权都在阳光集团手里。

各家公司只负责科研、设计,生产交给华腾工业联合体的oem企业负责,线下渠道交给阳光集团,从销售到维护,都是阳光集团负责,线上渠道交给众趣集团,物流交给江泰集团。

对客户来说,你去商场,去专卖店,去超市,去苏宁,去国美,不管买谁的电子电器产品都是同一个团队在幕后负责,维护也是同一个团队负责。

你在线上买,价格要便宜一点,售后维修服务还是同一个团队负责。

实际上,不管你买哪个品牌,哪个型号,采购、生产都是同一家公司负责,差别只是软件和品牌,以及配置的不同,电脑、手机、家电都是如此。

汽车领域是与之类似的框架,整个宝福华联盟+长安+吉利+东风+上汽,完全是同样的采购体系,甚至在整个研发领域,宝福华联盟都是同一个平台系统,在国内的销售也都是华银财团控制。

这是一种软垄断,你看不到的垄断。

上午的会议开完,签了字,徐腾就让大家离开,中午吃一个和解的商务聚餐,下午继续谈细节。

他和李东盛还有一些事要谈。

在中国做生意,渠道为王,而华银财团的渠道是真正的中国商界之王,这是各个方面都很难直接观察到的,只有做生意的竞争对手才能体会到。

神州电器集团这些年在华银财团的渠道支撑下,已经逐步在各个领域超过海尔、美的、格力、创维、海信这些竞争对手,液晶led电视市场有华腾,空调市场有科龙,冰箱市场有容声,洗衣机市场有小天鹅,热水器、油烟机、厨房和小家电市场有美菱,全品牌的tcl更是雄踞各个领域的中国家电之王,在欧美市场则是通过伊莱克斯操作。

这个行业,利润微薄。

李东盛每隔一两年就会启动一次价格战,将日系、韩系清除出局,在欧洲,在美国,在东盟市场也是一路血洗对手。

他手里的品牌多,高中低档都有,每一次都是针对一个产业,空调、洗衣机、电视、冰箱轮流打。

特别是在国内,仗着渠道、物流和采购成本低,科研力度强,基本将对手打的只能采购华银财团的配件体系。

这就是东边不赚西边赚,家电不赚,面板、压缩机这边再赚回来,将对手打的没有余力搞科研。

做生意,各有门道。

徐腾和李东盛的门道就在于华腾高科不整体上市,用财团的利润在华腾高科做科研投资,支撑神州电器集团的技术进步。

这么一路打了十几年下来,神州电器集团在高中低端都跻身国内第一,现在终于有能力靠自己的研发体系撑着场面,和华腾高科联合研发,不再完全依赖华腾高科的技术补贴。

生意就是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