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登基(3 / 4)

无耻家族 浪子刀 7807 字 1个月前

便宜了张丽英。

这就是资本家的天赋,宁可自己亏,也不能让别人赚钱。

两个月后。

2008年的3月,华银财团的二次年会终于在凤凰山召开,时隔两年,年会的会址又回到了老地方,地方没变,人变了很多。

徐妈、李锦芬、张丽英,博安系的三位元老彻底退隐,离开了华银财团的理事会。

她们的权力由徐腾、钟霖、王佦、罗玉奎四人分担,当然,主导权最终落入徐腾这位华银财团的二号人物手中,确切的说,这一次的年会结束,徐腾就是一号人物了。

徐总的时代宣告落幕,退位成为太上皇。

这是一场关于登基的年会,开的很顺利,也只开了三天时间,最后一天,所有议程结束时,徐总起身和每一位联席合伙人握手辞别。

虽说以后还是有机会见面,有事没事,到了澳门总能见到徐总,有事也能继续向徐总禀报,请徐总帮忙,可对整个华银财团而言,这还是一场剧变。

从这一天开始,以后,所有的重大决策都要由徐腾批准,财团的发展策略也要由徐腾制定。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徐总过去重用的人,徐腾未必重用。

因为父子俩有各自不同的公司,各自不同的班底,相比徐总的白手起家,老臣居多,徐腾身边的重臣,绝大多数都是知名度颇高的职业经理人。

徐腾的风格和徐总也截然不同。

相比徐总那种不拘小节,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事情做出来的魄力,徐腾给财团所有人的感觉,明显是更精明,更精于计算。

徐总的管理风格,无非就是每年年底看一看你的财报,好就表扬,不好就换个人试一试。

徐腾是另一种风格,规格很严,每一个节点都要严格按照标准上报,让他知道所有的情况,绝对禁止任何事失控,一旦有失控的迹象,他宁可将这件事砍掉不做。

这段时间,财团上上下下都在讨论这件事。

用蒋宁远的话说,你们这些人啊,好日子到头了,但熬过这个关,你们肯定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年会结束的这一刻,徐总和每一位同僚握手辞别,徐腾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也要逐一握手,甚至是聊几句,感谢对方支持,希望对方继续支持财团的工作。

晚上有一场盛宴,以及一场舞会表演。

这还是华银财团年会史上,第一次有大型歌舞表演,财团请了几家文工团、乐团,也请了十几位国内最有名的歌后歌王,小品之王和相声界的那几位大腕也都来了。

这些节目喜闻乐见,和春晚也差不多,不用太高雅。

太高雅就不热闹了。

徐腾坐在台下的第一排中央,和徐总徐妈坐在一起,一家人欣赏着这台晚会,其他人坐在左右和后面,大多数人,恐怕是没心思欣赏表演的。

李东盛、梁纬艮、陈大桥……这些人都已经习惯了徐腾的风格,确切的说,这是一种统治的风格,国王的法律,其他人可真是压力山大,想一想,都有些后怕。

大厅里伴随着节目,一阵阵的欢声笑语,有人是真笑,有人是假笑,有人甚至笑不出来。

谁都知道,在这场庆祝晚会的幕后,一场由徐腾主导的大杀戮即将展开,传言已久的博安系大革新就要来了,一场真正的暴风骤雨。

晚会的最后,请来了阔别歌坛多年的毛阿姨,压轴演唱了《渴望》和《神的传说》,这是徐总最喜欢的歌星,最喜欢的老歌,绝对是60年代老男人的挚爱。

徐总也谈不上老,明年才满60岁,作为一位老板,再在领导岗位上坚持十几年,二十年,倒也不是问题,可徐总担心自己一直坚守下去,就像泛亚的卢总,新希望的刘氏兄弟一样,渐渐落后于潮流,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

徐总最熟悉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落幕了。

当这个时代的局面不再是徐总所熟悉的,徐总就显得有些局促,有些忧虑,退休,将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