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近乎完美的事业机制运作中国最大的民营财团。
那差不多是97年的旧事,万科当时急缺资金周转,经人介绍,他和徐总见面谈了十分钟,对方很豪爽的直接签字,借给万科一亿多的周转资金。
徐总确实豪爽。
王佦看不上他,因为这个人是做保健品起家,满城满地贴小广告,在报纸上刊登各种不靠谱的骗人软文,还在做地下私募,在股市坐庄。
那时,王佦曾和俞亮说,这种人是草莽枭雄,可惜了,迟早会出事。
怎么会成了这样?
王佦有点想不通,难道唯有最坏的坏人,才能富可敌国吗?
人是很现实,既然不能抵抗坏人,那就享受巨人的待遇吧!
王佦将这一杯干邑喝完,给李东盛先生打了电话,询问他和俞亮有没有机会成为华银系的联席合伙人。
“这个事很难说啊,说实话,我也是今年刚成为联席合伙人,总体而言两个标准,第一,你要能独立运作一个方面的事业,比如,我运作家电产业,李达霄运作银行业;第二,你得有足够的资本参与群体融资,大家要交叉持股,互惠互利,互帮互助,合作才能办大事嘛。”
李东盛的这番话,后面的一段,几个月前就和王佦说过,让王佦不要闹的那么难看,大家联手做几件大事,对谁都有好处。
王佦当时没有听进去,现在说不后悔,也是假的,真没想到华银系的规模这么强势,完全超乎他的预料,比他预估的极限还要高出数倍,华润都只能服软合作。
“老王,说实话,咱们不是特别熟悉,你和李达霄很熟,但你不听李达霄的劝说。你说我们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共同运营,还是单纯追求财富吗?你现在感觉华银系很强,实际上,这是二十多位联席合伙人精诚合作的结果。化工业很赚钱吗?我们为什么要拿出几百亿去投资,因为我们希望中国有自己的巴斯夫,能够减少对日韩高端精细化工的依赖。我们投资汽车产业,因为我们断定,光靠一汽二汽这些国企,根本不可能打造出真正的中国汽车的脊梁。”
“当然,我们做这些投资,既要做真正的大事,也要尽量赚一点,既能利国利民,也有利于我们自身,良性循环,继续投资更重要的产业。”李东盛这会儿正在开会,因为刚公布的2004年中国富豪榜第79位的严晓群,其实已经距离破产只有一线之差,华银系的各位联席合伙人都有工作。
李东盛目前的工作重心就是配合赵丹阳,从严晓群手中买下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差不多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即便如此,百忙之中,李东盛还是示意公司的高管们暂停会议,他回自己的办公室先和王佦聊一段时间。
他感觉王佦现在反应过来,其实有点晚了,据他所知,华银系目前考虑的新人选是俞亮,更年轻,有经验,地产业的大佬,有操守,不贪心,业务和执行能力很强。
另外,华银系的各位联席合伙人都是很低调的,徐腾只是一个例外,王佦给其他人的感觉也是有点太高调。
“如今这年月,做生意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我们都是民营企业,想要向上发展,实现更大的突破也很困难,可以说,抱团取暖也是没办法的事。”
李东盛和王佦解释的更坦诚一点,“你的情况还好,我就不同了。我也想搞面板投资,但这要几百亿的投入规模,我根本做不起,没有华银系支撑,我连贷款都很难办下来。我们现在以集体入股,共同投资的方式拿下京东方,对我就有了非常大的保障。所以,我认为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的一个结果。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央企,我们不抱团,怎么和央企竞争。”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我以前和你说过一些冒昧的话,李董事长多谅解。”王佦大致都搞清楚了,这是国内民营企业界的一股暗流,大家联合发展,以前一直在隐藏着,不为人知,只有华银系内部清楚谁是联席合伙人。
现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浮出水面,这些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