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询问过,不是万向不做,而是做不上去,继续向上发展,全球汽车零配件巨头百强范围,最低也是十亿美元级别的销售额,而且各自占据一个领域,专业分工太细。
以宝马为例,一款新车型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三十多家零配件巨头紧密合作,车型确定后,三十多家零配件巨头就将稳赚不赔的吃到底。
国内零配件企业根本不具备这种业务能力和关系,挤不进去。
换句话说,国内零配件企业的发展空间取决于本土汽车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一汽、二汽、上汽、广汽四大巨头都靠洋人混饭吃,那还玩个屁的汽车零配件产业。
胡春元在这个行业浸润二十载,可以算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巨子,对每个环节都了若指掌。
难得这位行业巨子主动上门谈合作,徐腾正好和他探讨一下。
“这是陈志辛制定的企划吧?”胡春元花了十分钟的大致将徐腾提供的十几页资料翻看一遍,他毕竟是业内巨子,消息灵通,其实早就知道上汽大众的前任总经理陈志辛去年就到了华腾集团,负责整个汽车板块的业务,还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总部挖了几个核心团队离开。
胡春元只是没想到,华腾集团不仅先挖了上汽的生产、销售团队,此后又陆续挖了一汽、宇通的研发团队,广汽的生产和零配件管控团队。
这简直是集各家之所长于一身,野心不小。
“差不多吧。”徐腾并不否认,华腾汽车确实是以上汽的团队为主,不过以上汽的造血能力和人才储备,很快就能缓过这口劲。
“规划搞的不错,很现实,只要能按照他的规划落实到位,你们华腾集团造的车子,成本不至于很高,质量也都还行,中规中矩吧。”
胡春元将资料放下,喝了一杯茶,想了想,和徐腾感慨一番,“现在其实就是这么个情况,同样的一个活塞,同样的一个轴承,你用外资公司的配件,价格是民企的两倍,几万个配件,全外资的标配和7成民资的标配,你一辆车就得贵十万块。合资厂的利润是从哪里抠出来的,就看你能用多少民资的配件替换外资的配件,这里面的门路太多,华腾一年半载也是摸不清楚的。”
徐腾只是听着,也没有急于插话。
“小徐,你说我们一汽、二汽、上汽,相比吉利、广汽强在哪里?我可以很坦白的告诉你,我们最强的地方是零配件,你们认为我们没有搞科研,没有搞汽车工业的投入,那真是冤枉我们,以我们上汽为例,主要的科研经费都是在做零配件,搞出来一个,替换掉德资的东西,那就是利润,我们能不用心吗?”胡春元这一番话是肺腑之言,但他没说,关键是有些东西真的差距太大,换不掉。
胡春元还是想和徐腾搞零配件合作的,因为他估算过,华腾汽车用德系的零配件会比较多,这方面,上汽股份也是山寨马勒、博世的高手。
这就看徐腾和宝马的博弈能力,能不能说服宝马,用国产的这些零部件替换,换下来一个,利润就加一点点,换下三千个,利润就没问题了。
反正这年头,买车的不是政府机会,就是有钱的刁民,能坑一个是一个。
其实以胡春元的地位,犯不着亲自来说这种小事,徐腾是首富嘛,胡春元正好也遇到了,正好过来谈谈,如果华腾、宝马担心质量问题,或者想要更好地管控配件的生产、销售,那没有问题,上汽可以合作,可以在江州合资建厂。
反正不赔本,搞几年,说不定等宝马回心转意,发现还是和上汽合作更靠谱,新车型真有可能交给上汽,那就赚到啦。
“胡董事长,我其实一直想问您,以您看来,国内汽车工业要多少年才能和日德平齐?”徐腾想了想,决定暂时先不管零配件的事,只是和胡春元谈一谈大局。
“这个很难说啊,整车制造和设计的能力估计要三十年左右,零配件估计也要三十年,这两个是并行的问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国产零配件系统的发展,光谈整车制造是胡扯。”胡春元一点不愤青,一点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