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才,怎么抬举都不过分(2 / 4)

无耻家族 浪子刀 6702 字 1个月前

部《无极》,《英雄》在商业大片领域绝对能打7分,艺术价值和《大红灯笼高高挂》是肯定不能比——这就是没有原创撑底子的必然结果。

譬如说李鞍拿奥斯卡最佳影片和导演的那部《断背山》,也是本身就赋予了足够的人文情怀和艺术价值,再拍的美轮美奂,拿捏精准,拿奖是必然,最低也得是金球奖。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部电影但凡想拿顶级大奖,一个好题材,一本好,真心不可或缺。

这是一间两面都有落地窗的会客厅,现代巴洛克的装修风格,位于长江音乐中心的二楼,一百多平方,很安静,置身于夜莺山的银杏树林里。

再过十年,随着周边数千株的十年龄银杏树慢慢茁壮成长,融入山势和环境,这里在每年十月至十一月的风景,将会炫美如诗,宛若罗伊斯达尔的名画《林中小屋》一般,璀璨中留下一缕幽静。

徐腾陪着三位大师坐在这座会客厅里,静静的感悟人生,无声无息的装着逼,尝试与他们共舞。

气氛宁静而尴尬。

“老张,有一件事。”李鞍有点幸苦的打起精神,岔开《英雄》的话题,毕竟大家都还没有看到作品,急着下定论是不合适的。

立意上有点偏法西斯色彩,肯定不好,该说的,他也借徐腾之口说出来了。

“什么?”张易谋有点头疼,因为现在要重新改主题,要补拍的镜头简直是太多了,后期剪辑还得重新写台词,重新配音。这是一个大工程。

“学校影视中心的情况,你看过没有?”李鞍有一个新的话题想说,先问问张易谋。

“还没。你看过了吧?”张易谋心里乱糟糟的,正琢磨如何说服投资商再给一千多万。让他将剧组拉回西北补拍。

“现在美国那边有一个不太好的趋势,特效和后期制作的成本越来越高,我看了他们的影视中心,琢磨想在这里弄一个特效制作中心,很多特效工作可以放到这边来做,成本上应该能节省很多。”李鞍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他一个人这么做是不划算的,多找几个导演联手。搞不定的特效在美国制作,搞得定的特效在这边制作,能省一笔是一笔。

“可以试试,我这一次也请了澳洲和美国的特效工作室,只是十几个镜头就花了一千多万。”张易谋点着头,深有同感。

“学校这边能增加多少投资?”李鞍肯定不会自己掏钱建这个特效制作中心,但他想试试看,将《终结者3》的一部分特效合同分包过来。

“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我们还是有钱的,关键是相关专业的人才比较缺乏。”徐腾大致估算一番。给李鞍和张易谋一个准数,“两位都有这个合作意愿的话,我们可以投资一亿。以后每年再在预算里增加几千万,逐年提升整体技术水平,逐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一亿的话,暂时应该够了。”李鞍挠着头,在心里算帐,很快又看看张易谋,大致意思是肯定划算的。他没告诉张易谋,他准备连续拍摄徐腾的,固定搭档十年。将《源代码》、《蓝星巨人》、《星际穿越》三部科幻电影全部拍出来。

加上他准备接手的《终结者3》,以及他觉得徐腾可以自己尝试投资拍摄的《月球》。这五部科幻电影最起码要十年时间才能拍完,大量中低技术难度的特效制作可以放在国内完成。能省一点是一点。

“那我们试试。”张易谋有点小敷衍,此前聊了这么长时间,知道李鞍很欣赏徐腾,准备连续拍徐腾的,一本接一本,根本不愁剧本。他现在拍完《英雄》,下一个剧本在哪里,拍什么类型都不清楚呢。

“几位大师,不能饿着肚子搞艺术,中午在食堂随便吃一顿,喝两杯。”徐腾起身要领着几位艺术家去吃饭,准备吃完就闪,刚才装逼过度,很担心张易谋大导演回头一脚将他踢下楼。

相谈不甚欢,中午在学校职工食堂的聚餐也挺尴尬。

喝了几杯酒,张大导演就不胜酒力的回酒店了,估计是要找个地方慢慢思考一段时间,李鞍正好住在同一家酒店,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