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番外十四(2 / 3)

昨夜,小瑜跟自己说了未来,她说国家好了之后,有帮困扶贫政策,十几亿人都能吃饱饭。

傅嘉树说,苏联援助给中国的军需,要求分五分之一给陕北,也被当局给拒绝了。

重庆那里的工厂不能动,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把香港海东给挪过去?反正小瑜说,武汉沦陷也快了,香港海东生产的布料无法进入内地,接下去香港留着就是给他挣两三年钱,钱是能多挣,但是海东这么多职工,这么多设备,恐怕是很难在那个运力紧张的时候跑掉了。

“侯叔,有件事我想跟您商量一下。”

见宋舒彦有为难之态,侯老板问:“舒彦,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听就是。”

“我想把香港的工厂搬到西北去。”

“舒彦,你开什么玩笑?这才落地几年,香港现在是最安稳的地方了,现在这里人也充足,原料也来得容易,你去西北?西北除了黄沙荒漠还有什么?现在能出来的都在往这里搬。都在说你目光如炬。”侯老板第一次反对宋舒彦。

“侯叔,虽然最后何爷替我爸报仇,把金福祥给杀了,可您知道,我爸是死在谁的手里。”

“我们谁都在支持抗战,如果不支持,你不会把海东大块搬重庆去了,留在重庆赚钱有多难?咱们都知道。”

“侯叔,如果说这是我的决定呢?如果不搬,要么你收购香港海东的股份,直接变成申明,以后我不管了,要么我收购你在海东所有的股份,让我搬。”

侯老板看着宋舒彦,老宋说一不二,小宋平时好说话,当时从上海要搬重庆和香港,也是说一不二,其他股东有话,他直接买断股份,让他们退出。现在没有跟着他走的股东,有的还在孤岛中的上海租界,醉生梦死,也有侥幸逃过来的,懊悔都来不及,为什么不听小宋的话?

“听你的。”侯老板决定了,“命都是你爸给的,你说去哪里就去哪里。”

宋舒彦让秦瑜找了姜先生,跟姜先生协商搬厂事宜,让他去把地方厂房给准备好。

“重庆厂不能拆机器走,但是原料我发出去,总归没问题。当初你让我囤至少三年的棉花,我囤足了,打仗开始价格蹭蹭蹭地上涨,我卖掉点原料肯定没人怀疑,更何况每天还有这么多成品布要运出去。我回重庆把家里的原料给移一大半给新厂运过去,这样起码两年之内,新厂不会缺原料。现在香港到广州运输已经很拥挤了,海防港那里往云南运还是比较宽松的,我们小件走海防港。”

“现在战时,通行证难搞。”

“不要着急,我再搞一船棉花去海防港,等我把重庆厂转手的时候,就借口海东还有一大堆要进来的棉花在海防港,借着这个搞通行证……”

秦瑜慨叹无商不奸,宋舒彦早就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都想好了。

这次香港街头摆起了募捐箱,为黄河泛滥的灾民举行募捐,放在桌上任由取用的报纸上是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洪水过后瘟疫流行,伤寒、霍乱、痢疾……

宋舒彦拿着报纸登上好不容易搞到的机票,辗转回到重庆,在武汉已经危在旦夕,众多滞留武汉的工厂,快没地儿跑地时候,宋舒彦在一次工商会议上隐约透露自己这次去香港是为了结束香港的工厂,现在他打算连重庆的工厂都要卖了。

这是优质资产中的优质资产。不过大家也能理解,宋舒彦老婆孩子和老娘都去了美国,恐怕也是被战争给吓得要去美国了,一时间门跟他接洽的人不少,其中就有皇亲国戚下面的代理人。

海东的位置好,不过对于海东这样过分小心,把机器都塞在山洞里,这位还是认为宋舒彦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幸亏有这样谨慎的人,才能完整地把海东给带过来,仓库里还存着三个多月的棉花原料,还有棉纱等半成品。

现在外头的工厂运机器的来不及管原料,现在市场上原料太紧张了。这个厂子盘下来,原料机器工人都是现成的。

“我怕广州有危险,所以一船棉花发在法属印度支(越南)那的海防港,只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