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兰要睡午觉的时候过来的。
不过看样子她们这三婶儿今儿个是不睡午觉了,但是竟然也不做衣裳,她们有点犹豫。
苏玉兰便拍了拍她们的肩膀:“愣着干什么,我现在要去做些吃的,你们做衣裳吧。”
其实招娣来娣两姐妹手脚挺麻利的,不管是做衣裳还是做农活,丝毫都不含糊,苏玉兰觉得她们一天做个一两件衣服,说不定很快也赚到盖房子的钱了。
虽说现在是帮别人做衣裳,但是她们两姐妹四双手,等有了本钱完全可以自己买布,自己卖的。她们手脚麻利,做的衣裳也不差,肯定不缺买家的,而且等下半年恢复高考,明年便会有很多进城的人,要是能把衣服销到城里去,以后赚的钱更多。
不过,苏玉兰倒是更希望她们两姐妹能参加高考,就算考不到大学,考高职院校也是不错的。
苏玉兰没有想那么多,留下她们两个,自己便去做绿豆饼了。
很快,苏玉兰便开始忙碌了起来,对比做衣裳,她更喜欢做各种美食,不仅可以让家里人打打牙祭,还能赚钱。
等苏玉兰做好了几盘子的饼,陆招娣和陆来娣也已经做好了两件衣裳,她便打包了一份绿豆饼和瓤子饼,让她们拿回茅草房:“招娣来娣,来,拿着饼给妹妹吃。”
没等陆招娣她们说话,苏玉兰已经把糕点放到了她的手上,那瓤子饼还暖暖的,手间一用力还能感觉到表皮那酥脆酥脆的感觉。
陆招娣看着手里的糕点,忙道:“三婶儿这……”
苏玉兰:“还这什么呢,给你们就拿着吧,赶紧回家去吧,都到做饭时间了。”
在春耕那时候几乎人人都护着她,不仅是陆志尧,就连陆大嫂和招娣来娣都觉得她是知识分子,不应该去田里干粗活,早上没去多久一个个便让她回家去做饭,不让她在田里忙活。下午也是,他们几个一做便做到天黑,她没到5点就被‘赶’回家来,这些好意她记得的。
招娣和来娣被苏玉兰催促着,也没再推搪了,道谢之后便回了家。
她们前脚一走,陆志尧后脚便回来了,除了几件木材,自行车车架后面还栽了一麻袋的东西。
苏玉兰上前去帮他松绑,便好奇问道:“这一大袋子是什么玩意?”
陆志尧很轻易便把那一麻袋的东西提回了客厅,随后不紧不慢地打开了袋口,让苏玉兰过来看。
苏玉兰还以为是什么神秘玩意,当即便好奇地跟了过去,当看到麻袋里面的干银耳,顿时便瞠目结舌:“这……一大袋子都是白木耳?”
陆志尧点头:“嗯,如果你还想要的话,明天还有一袋。”
苏玉兰眼睛都亮了,连忙应道:“要!”
……
自那天起,陆志尧每过去老周那边,每次都能拿回来一些银耳,有时候一麻袋,有时候一小袋,苏玉兰已经积攒了不少的银耳,等明年回城,说不定就能一同带回去,这些银耳要是都卖出去,足够他们在城里买房买自行车了!
甚至还能有剩余。
陆志尧一边忙着木匠的活儿,一边收着银耳,苏玉兰也没有闲着,每天都会做各种美食,一些留着孩子男人吃,一些便拿去镇上卖,有时间还会做几件衣裳,晚上就到夜校上课。
日子不慌不忙地走着,不知不觉便到了六月天,从田埂看过去,胜利生产队的田地一片的金灿灿,成熟的稻谷沉甸甸地垂着脑袋,等待着收割。
再过半个月,这些稻谷就要收割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眷顾,这小半年风调雨顺,下的雨不多,禾苗倔壮成长着,每颗稻谷穗儿都饱满沉甸,签了生死状的十多户人家都要迫不及待收割这份属于自己的收成了。
公社很多没有参与分田的村民还等着分了田的十几户人抱头痛哭,但是七月一到,整个生产队等着冷嘲热讽的村民便看着他们提着镰刀兴高采烈去抢收了。
这会儿正是盛夏艳阳天,到处都弥漫着一股燥热的气息,但是对比人家分了田的人,那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