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走点青后,沈瑜原是想着去露个面,但到底也没去成。因为清宁宫来了人,说是皇后娘娘召见她,让她快些过去。
沈瑜眉尖微挑,理了理衣裳发髻,确定没什么疏漏之后,就随着清宁宫的人过去了。
对于皇后要见她这件事情,她倒没有多意外,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虽知道皇后应该不会拿她怎么样,但沈瑜还是留了个心眼,在离开尚宫局之前,向门口眼熟的宫女说了句:“我本来是跟晴司记说好要去回话的,可皇后娘娘要召见我,就去不得她那里了,你代我去回她一句,就说等午饭后我再去寻她。”
沈瑜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淡,神情也很自然,仿佛是真有这么一桩事一样,小宫女信以为真,立即应了下来。
倒是那清宁宫来的宫女意味深长地盯着她看了会儿。
沈瑜神色如常地看了回去。
其实说起来,她也认识这位宫女,算是皇后的亲信,叫做秋语,那日她与贵妃对峙之时,秋语是跟着皇后一道过来的,所以对此事原委应该也很清楚。
“若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在清宁宫留过三年。”秋语忽然说了句。
沈瑜跟在她身后:“是。”
“平时不吭不响的,若不是亲眼见着你是怎么顶撞贵妃的,我还真想不到你还有这么一面。”秋语略微放慢了脚步,等着沈瑜跟了上来,又道,“你就真不怕得罪了贵妃?”
沈瑜目不斜视地看着路:“姐姐把我想得太厉害了些,我怎会不怕贵妃?只是规矩在那里摆着,我不过是按着规矩办事而已。”
秋语见她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笑了声,倒也没再说什么。
此时已是夏末秋初,天气不似先前那么炎热,但还有残留的暑气未曾褪去,清宁宫中还摆放着些许冰盆,一进殿,就觉出一股令人舒适的凉气来。
皇后在寝殿与人下棋,穿着月白色的常服,发髻也很闲适随意,并不是一本正经要责问什么事情的模样。
沈瑜在清宁宫足足三年,都没什么机会踏入内室,没想到回了尚宫局后,竟然又得了机会到这里来。
她进了内室后,恭恭敬敬地向皇后行了一礼。
皇后又落了一子,方才转过头来,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柔声道:“起来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