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再加上噱头做得够足,倒是在京中带起了一阵风潮。世家贵女们喜欢那华丽的扬花锦,而百姓则纷纷购买价格低廉但质量也好的方绫,宋记绸庄的名头也传了出去。
单这半月的利润,已经抵得上过去一年。
沈瑜这是初次亲自做生意,稳妥起见,还是决定先征询一下点青的意见。
“茶楼食肆?”点青听完她的想法后,诧异道,“你怎么会想起来去做这个?”
先前沈瑜说要做个小生意,点青还以为是开个小铺子,差使个伙计照看照看店面就算了,却没想到她竟是这么认真要去正经做生意的。
沈瑜语焉不详,并没多说其他,点青愣是没想明白她这么折腾是图个什么。
“想做就做了呗,”沈瑜手中捏了杆笔,抬眼笑道,“你就说说,我这主意可行与否。”
她不想说,点青也就没再追问,将她方才所说又认真地思量一二:“你都已经计划好了,倒也不是不成。只是单做茶楼食肆,怕是一时半会儿挣不到多少银钱。”
这个道理沈瑜也明白,毕竟她这刚开张的小茶楼,银钱多的贵人们是看不上的,而寻常百姓,会上茶楼去饮茶的,就寥寥无几了。
毕竟这饮茶可跟丝绸布料不用,后者是必须的,可前者却不是。
沈瑜道:“这也是我先前的顾虑。只不过前些日子我一直在找店面,恰巧碰着个合心意的,倒是另有些眉目了。”
点青好奇道:“哪里的店面?”
“在通义街那边。”
听到这地名时,点青先是一愣,还没能反应过来。但细想之后,霎时明白了沈瑜的意思,眼神一亮:“是国子监附近!”
沈瑜见她这反应,就知道她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打算,含笑道:“是了。”
起初,点青并不看好沈瑜开茶楼的打算,可如今只听她提了这么一句,立时就改了主意,越想越觉着这打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