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琰面色镇定,吐字如钉:“国朝祖制,鸣冤鼓响,必须立即升堂,学生有冤情?向堂尊大人?陈禀。”

班头哪敢反驳半个字,陈琰迈过门槛大步流星走进县衙。

年轻的手下问他:“头儿,还打不打?”

班头没好气道:“打你个头!几个脑袋敢打解元?”

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有那懂行之人?为大家解释:“这?是位举人?老?爷,有功名?在身,见官不跪,不可以用刑的。”

众人?做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却是更加好奇了,举人?老?爷在老?百姓心里?,那是万众敬仰的文魁星,原来天上的星星也会有冤情?啊。

孙知县经过一整夜的天人?交战,辗转难眠,窝在后?衙摆烂,被一阵鼓声敲得?心惊肉跳,什么?年头了还有人?敢敲鸣冤鼓?!

忙命人?将?自己的一身公服取来,谁知他这?两年消极怠政,久矣不在大堂问案,公服长满了绿毛,只能穿常服。尽管不合规矩,

此时也顾不得?这?些,忙是穿戴整齐,准备升堂。

后?堂云板一响,升堂鼓起,栅门缓缓打开,百姓摩肩接踵的挤进了院子,都想占个好位置瞧个明白。

有人?喊:“大老?爷到”

只见孙知县满脸肃容,踱步来到一堂,在大案后?缓缓坐了下来。百姓们齐齐下跪,如一片倒伏的麦浪,给大老?爷磕头。

堂外的百姓都跪倒了,站在原地躬身行礼的陈琰就?被显了出来。

孙知县“啧”的一声,低声问:“彦章啊,你我之间有什么?话不好直接说?,非要搞这?么?隆重。”

陈琰神情?肃穆:“回大人?,学生此行唐突,并非自己有冤情?,而是替远房的一位表妹代写状词呈上,请大人?过目。”

孙知县接过状纸打眼一看,满纸都是“孟氏”,登时眼前发黑,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宋师爷见孙知县脸色煞白,忙提醒道:“东翁,百姓们还跪着呢。”

孙知县如梦方?醒,忙叫众人?起来,一拍惊堂木:“升堂。”

第27章 第 27 章 引蛇出洞

“陈解元, 你所告何事?”孙知县问。

“回禀堂尊,十月初九,有民夫从盛江支流陈家巷河段发现了一具无名女?尸, 居住在陈家巷的族人皆可作证,孟家二老疑心是两年前在陈家巷失踪的新妇孟氏,学生?身为陈家子弟,又是圣人门徒, 自然?要秉公处置,遂替孟家二老请求辨尸,倘若此?人真是孟氏,陈家绝不包庇纵容,倘若不是,也可还我族亲清白。”

仪门外人群“嗡”的一声炸了锅。

孙知县一拍惊堂木, 便有皂吏喝道:“肃静。”

孙知县看着陈琰,欲言又止。

为什么怀疑当年孟家人认错了人?还不是因为尸体腐烂的面?目全非。如今两年过去,人都成?一副骨头了, 不是专业的仵作连是男是女?都看不出来, 你还让这?两个糊涂蛋来辨尸?

陈琰一脸肃容, 直把孙知县盯的后背发毛。

“辩就辨……”孙知县一摆手?:“把尸骨抬上来。”

苇席一掀开, 孟老爷腿一软跪在地?上, 这?回他从头到脚仔细地?看, 一寸寸地?抚过平滑的骨头, 直至足踝处停住手?, 直挺挺的晕厥过去。

现场又是一阵骚乱, 众人抚胸拍背掐人中,可算把那一口浊气吐出,只见孟老爷捶胸顿足, 掩面?而泣:“这?才是我苦命的儿!我苦命的儿!”

孙知县对孟老爷道:“你说这?是令嫒,两年前过堂时你指认的女?尸又作何解释?”

“是我糊涂认错了人,这?才是我儿,我儿右足是六趾。”

“可两年前的那具尸首也是六趾。”李典史道。

“她因幼时淘气,足踝摔断过,还能看到痕迹。”他说到此?处,更是泣不成?声。

“当年是你白纸黑字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