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恒将?一对冰种飘绿的双鱼吉庆翡翠玉佩送给了他,让他好好拿着,是?给他徒孙媳妇儿的;沈廷鹤不似郭阁老?出手?阔绰,送他的一套前朝官窑茶具还是?祖传之物,但他家的厨子很会杀鹅……
鹅:???
平安谢师的方式就更直白了,他以?两位师祖的名?义在他们的老?家捐资修建学宫,还在官学最显眼处为?他们捐建了“师德碑”。
当然,这种好事小叔公和?小郑先?生也各有一份,为?人弟子嘛,要一碗水端平。
平安在家里好好歇了两天,沈清儿又特意告假,两个?人满京城压马路,三日后就到了回笼……呸,是?授官的日子了。
吏部文选司,他这辈子都不想踏足却很难避开的地方,平安被授予翰林院正六品修馔,榜眼和?探花则被授予正七品编修,这是?雷打不动的惯例。而刘厦、王实甫、方禧和?邓驰则经过朝考,进入翰林院庶常馆继续读书。
所以?平安在翰林院度过了一段闲庭信步、喝茶读书的日子。
备考的时候对这样的生活极为?憧憬,闲了月余终于闲不住了,开始利用?官场“人脉”,到处打听小道消息。
今年是?外?察之年,在齐州任按察司佥事的小郑先?生考绩名?列前茅,被调回京城任户部清吏司郎中,而郑行远的位置被原盛安县知县孙燮接替孙知县被“刺头”名?声?所累,备受上司排挤,在各地知县任上辗转,直到陈琰发迹才开始晋升,三年功夫就升了三级,也算当年的坚守正义有所回报。
但小叔公陈敬时仍留在齐州,升任布政使参政,兼任市舶司提举,继续主持开海事宜。
平安一有空闲就与他通信,了解齐州开埠的详情,了解开海后的贸易情况这可?关系到他的俸禄能不能及时发放。
值得一提的是?,小师兄凌瑞的父亲、齐州巡抚凌砚即将?任满回京,升任兵部上书,皇帝有意让他在京中站稳脚跟,在年底之前入阁。
平安听到这一内幕,心里暗自揣度,陛下是?打定主意在禅位之前,打造出大雍最强内阁,为?太子殿下保驾护航了。
博兼堂的伴读们全部上岸后,学堂地点被转移至翰林院,实行课业廪给制,由地方举荐神童,发给廪米,入学读书。
太子则转至文华殿读书,由陈琰、刘玺、胡萦充任侍讲官,另有侍读官员若干。
到了六月份,一年里最炎热的季节,平安散衙回家时发现?家里多了两个?人。
一个?身姿高挑、面容英气的女子从正堂中挑帘而出,与刚进二门的平安看?了个?对眼。
“阿蛮!”平安激动地跑进院子,像小时候一样给了她一个?熊抱。
“安哥儿!你长高了!”阿蛮激动地说。
对于这个?评价,平安已经习惯了,他退后一步打量阿蛮,阿蛮如今变得大不一样,她抓过贼、剿过匪、镇压过不服管教的土民,扛过百年不遇的蝗灾,边陲为?官的磨砺,使她目光中带着鹰隼般灼灼的锋芒,即便不着甲胄、不带刀兵、换回女装,也难以?掩盖通身的凛然气度。
阿蛮平时在外?要要保持官威,惜字如金,如今看?到平安,话也多了起来外?察也包括地方宣慰司,阿蛮跟随岑夫人进京述职,自然要来家里看?望大爷和?大奶奶。
“什么大爷大奶奶。”
一个声音自身后响起,两人回头一看?,是?陈琰进了院子。
陈琰已在前院换了官服,只是?入阁日久,气度也与六部堂官时迥然不同,阿蛮微惊,正要朝他行礼。
阿蛮不忘本,陈琰却不能再将她当做下人之女,只说外?面热,让她进屋再说。
林月白也在堂屋里,使人将?白铜冰桶里镇着的酸梅汤拿出来给两个孩子解暑,陈琰坐到妻子旁边的位置,温声?对阿蛮道:“你若不嫌我书生文弱,执弟子礼吧。”
阿蛮错愕片刻,便朝夫妻二人纳首叩拜,一拜再拜,四拜方兴。
夫妻俩对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