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爷对着镜子迈着四方步,忽然很紧张地问陈敬时:“你?说我是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

平安:“……”

果然不?能张嘴说话啊。

陈敬时一脸嫌弃地扶额:“您孙子都比您有出?息。”稿子都是写好了的,背下来就是了。”

“实在太紧张了,我从没当时着那么多人说过话。”陈老爷道。

平安给他出?了个?主意:“您记住一句话,群英荟萃,萝卜开会。把?他们都当成大?萝卜,绝对不?会紧张!”

第122章 第 122 章 距离致仕还有十五年九……

次日玻璃局揭牌。

特邀嘉宾工部侍郎陆部堂, 与陈老爷相互推让一番,最终决定一人扯住红绸一角,将匾额揭开。

锣鼓喧天, 鞭炮齐鸣。

“玻璃局”三个?大字乃皇帝御笔亲题,四个?公差将其高?高?悬挂在大门的门楣处。

到场官员们涌上?来纷纷道贺,另有士绅大户紧随其后,一片谀词如潮。锣鼓鞭炮声后, 陈老爷及手下一众芝麻绿豆官们引来宾入席就座。

开席难免要致辞,陈老爷为了缓解紧张的心情,满脑子都在重复平安的话,结果开口便道:“有道是群英荟萃,萝卜开会……”

引起一片笑声,倒是让现场气氛活跃了不少?。众人都说?, 新上?任的提举大人不但相貌堂堂,人也诙谐幽默啊。

平安散学后才听说?这?件事,简直哭笑不得。

“原来当官也没什?么难的。”陈老爷乐呵呵的, 非但没受什?么影响, 反而自我感觉良好。

陈敬时也不打击他, 只是给他总结了三条原则, 只要遵循这?三条做事, 至少?不会出大错。

“第一, 玻璃局造办玻璃, 最重要的无非两?点产与销, 其他事务再繁杂, 也要优先保证这?两?项不出岔子;第二,目前的订单来源主要有三方,宫里、官府和?民?间, 交期发生冲突是难免的,一边左右逢源,一边依照轻重缓急调配产力,如果实在做不到三方都满意,优先宫里和?官府,如果还是调配不开,就优先保证军用和?祭祀,什?么跳棋珠子都往后排。”

哼!平安在背后朝他扮了个?鬼脸。

陈老爷今天也算见过?世面了,一点即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正是这?个?道理。”陈敬时道。

“第三,遇事不决先与佐贰商议,不到生死攸关的地步,别把麻烦丢给上?司。”陈敬时道。

“这?话跟陆部堂说?的不一样,他昨日见了我,说?遇到任何麻烦都可以找他。”

陈敬时道:“您听他的,还是听亲兄弟的。”

“当然是听你的。”陈老爷道。

“这?还差不多。”陈敬时道:“没人喜欢给自己找麻烦的下属,以后您的下属这?样做了,记得冷静一点,别把对方掐死就行。”

陈老爷笑道:“那不能,我这?人最是与人为善。”

陈敬时也不反驳,难以言传的事,遇到了也就明?白了。

……

端午之后,平安去文渊阁帮阿蛮找一本地方志,珉王去太医院继续祸害刘院正,忽然派了个?小太监从?太医院一路小跑进宫,让文渊阁的小吏帮忙找陈平安。

小吏便在一排排高?大的书架间,找到了盘腿坐在地上?翻书的平安,身旁还搁着一杯插着苇管的桑葚饮。那是几日前从?沈太医家顺走?的一小捆处理干净的芦苇管,原是用于温管灸的,刚好用来当吸管。

窗格筛碎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头发都变成毛茸茸的金色,一派怡然自得、岁月静好。

“小公子,小公子?”小吏像怕惊了他似的,小小声说?:“珉王殿下派人来叫您过?去,太医院放榜了。”

平安一阵兴奋,腾然起身,刚跑出两?步,又?折返回来抱着他的吸管杯,跟小吏道了声谢,便往宫门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