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他们,大家都是这样以为的。”赵瑾问道,“你不看重长子,还整日里将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百般信重?”

裴西岭眼神疑惑:“他有过目不忘之能,是太傅亲口认定的神童,我不该重视么?”

想他裴氏百年武将之家,好不容易出个了神童能考状元的神童,他不重视才不正常吧?

而带在身边言传身教……

他轻咳一声:“我不知该如何教养一个读书比我厉害的孩子,便想着带他在身边,看先生为他如何授课,以得些经验,若我能耳濡目染三分,便也是我的造化了。”

这习惯直到裴承志进了上书房才慢慢没了,不过每逢他回府,裴西岭总要叫他去书房,说是考校功课,实则只是裴承志自己的独角戏罢了。

“所以他只是单纯站在你面前背书讲自己的学习经验?”赵瑾微微挑眉。

裴西岭轻轻点头。

“那交流了十多年,他就没发现你读书不多?”

“我寡言少语,幸而他够聒噪。”

赵瑾忍不住笑了一声。

她忽然就想起当初双胞胎中举,裴承允高中探花之后他的态度,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都不过分。

因为读书好的孩子有脑子,有脑子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他倒是晓得不以外行指导内行行事。

裴西岭解释道:“州哥儿武学天赋高,我便依照幼时父亲对我的教导方式对他,他的武学师傅都是我费了大心思找来的,同时读书也没叫他落下,允哥儿……”他皱了皱眉,“幼时他还算聪颖,大些后便慢慢变得平庸起来,我以为他是后力不足,便叫他同州哥儿一样文武双修,想着以后哪个更出色便走哪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