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闷不已。有啥好嘚瑟的,也不仔细想想你们班任为啥这么“开明”,羊毛出在羊身上,借花献佛他自己还能得着好名声,没有比他更奸的了。

“对了,你不是说店里新上不少饮料吗?你咋就给我喝酸梅汤?”陆浩的眼睛不住在餐台旁边的饮料区梭巡。

架子上明明摆着满满登登的宏宝莱,连玉小气地愣是一瓶都不给他拿。

“不是你说要尝我姐的手艺吗?酸梅汤是她亲手熬的,饮料又不是。”连玉一噘嘴,过后神神秘秘告诉陆浩,“不过明天有比宏宝莱花生露更好喝的饮料。”

“啥饮料能比花生露还好喝?”陆浩不信。

“香槟。”连玉颇为得意。

连玉那个脑子,徐朗一说可以用饮料来降低成本,她立刻就想到用食品添加剂兑水自己做成本岂不是更低。

可惜想象的挺美好,现实却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她跑到食品添加剂商店一顿咨询加采购,回家之后四口人忙活好几天,最终唯一的成果就是透心凉。

透心凉可不是形容词,它是一种在利木县曾经畅销过好几年的袋装饮料。透明的四方塑料袋上工工整整印着“透心凉”三个大字,因此得名。

随着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这种价值两毛钱的廉价饮料其实已经消失有几年了,没想到被连玉他们无意之中给“破解”了配方。其实就是复合型果味添加剂,加上糖精兑水而成。

透心凉的味道自然跟宏宝莱没法比,但冰镇之后喝着也还行,郑琳琳评价说:“有一种小时候夏天的感觉。”主打一个怀旧。

破解版透心凉一面世果然得到不少人的青睐,一时之间成为了小南风的饮料头牌,酸梅汤都要屈居其下。

连玉不甘心止步于此,于是更加勤快地往添加剂商店跑,只要有时间就去跟店主侃大山、套交情,顺便交流一下添加剂使用方面的心得体会。

前两天店主要外出送货,拜托去逗闷子的连玉临时帮忙看店。连玉把小马扎往店门口一摆,坐在上面看风景。

农贸市场眼瞅着一天比一天红火,马路两边门面房的经营范围渐渐从与农贸产品相关转变为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添加剂商店隔壁原来是一家卖五金土产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盘下来装修成一间两层楼高的酒楼。上下两层飞檐下边各挂着一串红灯笼,大门两边挂着一副木刻的对联,依稀有香飘千里、宾至如归等字样。

酒楼门口此时正停着一辆箱货,司机坐在驾驶位百无聊赖地抽烟,连玉猜想他应该是在等业务员吧?

果然不一会儿一个年纪稍显年轻一些的男人从酒楼里走出来,手里攥着的应该是出库单,但应该是没能出库成功,因为他整个人从内到外都透着股萎靡不振的味道。

年轻男人原本打算坐进副驾驶的,上车之前随便一瞟看见了旁边食品添加剂的招牌。他顿了下,随后一关车门,抬脚往连玉这边走过来。

“同学,你家大人呢?”店里地方太小,一眼就能看见里边没人,男人还以为连玉在帮家里大人看店,于是这么问她。

连玉望了望箱货车壁上印着的航雪啤酒四个大字,纳闷这人难道要到食品添加剂商店卖啤酒?

“送货去了,一会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