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我也是这么想,只希望他输得别太难看。这场比赛,他输了是正常,赢了就是奇迹了。
可是,泰拳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创造奇迹的运动。
文昭很想赢那场比赛,在开始前一个月集训,还特意向一位练泰拳的朋友请教,而那个朋友正好在港岛看过文昭师兄的比赛。
他对文昭说,这个拳手腿法虽好,但是内围技术一般,肘法也马马虎虎,跟他打远距离文昭绝对不占优势,不如冲进去找机会。于是就教了他一种箍颈摔法,看着简单,如果配合肘法和膝法却可以有很多变招。
说到这儿,不得不解释一下:很多人都以为泰拳就是拳、腿、膝、肘,利用身体八个部位进行攻击。其实“内围缠斗”才是泰拳最阴柔的招数,有点类似于摔跤,不能用蛮力,要学会借力和“听劲”,身体要像鱼一样游。总之在缠抱的时候能破坏掉对手的重心,你自己的重心又不倒,你就赢了。
“箍颈摔”就是泰拳内围技术中的一项,用双手扣住对方的颈部,利用身体的惯性和寸劲,一拉一带令对手失去平衡。如果在对方失去重心的瞬间,你补上一肘,或者用膝盖撞击他的腹部,这个杀伤力是相当大的。
站立格斗比赛最怕什么?最怕就是被对手打得失去了重心。就像那些对峙的野狼,它们都知道对决前要把爪子深深扎进土里,身体不倒,命就不倒。
这个朋友还对文昭说,泰拳比赛规定不允许攻击倒地的对手,但是当你的对手将倒未倒的时候,你追加任何一个动作都不算犯规。那个拳手打惯了职业比赛,你年纪比他轻,但是他耐力却比你好,所以别跟他耗时间,争取在前三回合吃掉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对手造成最大的疼痛和伤害,这就是战术的宗旨。
我当时就想,这人真是牛啊,句句切中要害。而文昭这位很牛很厉害的朋友,就是韩棠。那时我们刚刚认识,不过是在网络上。
本来这事跟我没什么关系,他们练他们的,我一个小女人只要在旁边递递水、加加油就好了,可问题就出在这个“箍颈摔”上。
韩棠是个大忙人,那时候正在港岛处理一些很重要的事,不能亲自来教文昭,只能通过网络视频传授技术要点。
而想要练好这项技术,除了技巧,还需要身体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爆发力。文昭以前是在健身房里举铁的,做了太多的孤立肌肉训练。肌肉练得很漂亮,身体的协调能力却不大理想,怎么都掌握不到要领。
虽然早就听人说过无数次,但文昭在那时才深刻体会到,格斗跟健身对体能的要求真的不一样。一个武者需要加强的是核心肌群,锻炼的是综合体能,这里面包括了力量、反应、速度、敏捷、耐力、柔韧度、平衡力等等,而不是单纯的力量。
如果综合体能不好,就算有一身坦克似的肌肉,上了擂台也只能被人当靶子一样打。相反,那些有着铁条一样身材看着单薄的泰拳手,不但反应敏捷、躲闪灵活、耐力惊人,还有铁人一样的击打能力和抗击打能力。
可惜文昭是先练的健身,后练的泰拳,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而想把协调性练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我那时是被文昭拉着一起学的,本来是抱着“陪太子读书”的想法随便玩玩,结果文昭没学会,我倒先学会了。韩棠一看这种情况,就让我陪着文昭练,简称“陪练”。
开始我当然不肯,心想文昭力气那么大,我就这么点基础,万一“擦枪走火”,他不小心踹我一脚,我顶多内伤;要是给我一肘,我就直接毁容了。老话是怎么说的?“宁挨十拳不吃一肘”。
韩棠却说,在拳馆里男女对练也不算什么稀罕事。文昭不是新手,自己心里有数,不会弄伤自己的partner。再说,我只需要陪文昭练“箍颈摔”这一项技术,不需要练其他的。我是女人,文昭不敢用蛮力摔我,正好可以让他练练巧劲。
说实话,我开始了解泰拳是受了文昭的影响,而真正爱上泰拳,则完全是因为韩棠。因为在这个领域,他实在太优秀了。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