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 / 2)

虽然白骨不在,可地坑中仍然残留着一股腐糜的尸臭味。

花芜抬头,地坑再往东南方向,是一座百仞高的山峦。

花芜认得,这是西罗岩,位于建州另一个村庄的西偏北面。

花芜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山峦线条,她倒真是没从这个角度看过西罗岩。

花芜:真没想到你是这样传统的九千岁。

第81章 夜探潭阳

花芜和萧野今日一身劲装,虽说只是夜探潭阳,却也十分默契地一同做了跋山涉水的准备。

萧野甚至背了一个包袱。

“这座山是潭阳村和春见村的交界之处,想看看山的那边是什么吗?”花芜问萧野。

春见村,这个村落的名字萧野并不陌生。

昨日说的“不必急于一时,今晚好好休息,明日准备充分再行出发。”便已是提前猜到了今日行程。

春见村,是花芜待过的地方,而再过不远的梅林镇,正是她在司礼监所存的档案中能够翻到的“家乡”。

潭阳村的村民单纯,又有疑似“一方势力”的暗中“保护”,这里的人作为如今大理寺特别重视的事发地,恐怕早已受到“教导”或“驯化”,是问不出什么了。

未免打草惊蛇,只是李成蹊昨日下午曾带来过一条信息,他在无意中翻看石盘镇户籍时,发现近两年,潭阳村周围的另外两个村镇皆有大量青壮年外流。

而潭阳村白骨案的验尸报告里指出的白骨尸身亦都为青壮年男子。

故而,李成蹊对此也十分怀疑。

恰好,他所发现的那另外两个村镇正是春见村和梅林镇。

-

山的那边是春见村。

“春见”这二字虽带着绿意和希望,可这里的人却没给花芜留下多好的记忆。

西罗岩不高,虽说是在夜间,可萧野却是长了双猫头鹰眼似的,丝毫不受暗夜的影响。

他在前,花芜在后,他给出一只手,让她扶着。

他捏着她的掌心,给她指引。

难得的是,明明从未商量过,花芜竟也都能明白他无声的指示。

这山爬得竟然也是一路畅通无阻。

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已到了春见村。

熟悉而陌生的感觉随着秋风袭来,花芜忽地觉得这个村落原来竟也这么小。

以前她思考了许久,该如何逃出去的地方,原来也不过弹丸大小。

就这……

她居然也要准备半年的时间。

心中颇多感慨,花芜顺着小路,往最熟悉的地方走去。

李成蹊说得不错。

这里的青壮年皆外出了,故而到了夜间,挨家挨户门窗紧闭,门上系着厚重的铃铛。

因为铃铛厚重,倒是不惧寻常风吹,铃铛上头一条结实的细线直接连到了屋里。

是为了万一有人闯入欲行不轨时,主人可以及时拉动细线,摇动铃铛,警醒或告知邻里,寻求帮助。

但花芜觉得这样的场景很陌生,春见村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

以前的春见村,日子过得朴素平淡,但也热热闹闹的,邻里时常走动,外院的门扉常年不锁。

可如今,院落里的鸡鸭禽畜都给盖了严实的土坯,家中的一应农耕用具也都收拾到了屋内,不会随意在院子里散放着,而如今的院子门,不仅上了栓,还在里头落了锁扣。

一切都不一样了。

甚至还有几户人家,明显已是许久未曾有人居住的痕迹。

花芜自然而然地走到了李美娘和李大海的家门前。

感情是复杂的,亦是疏离的。

不能说这个家不温馨吧,她还记得那个冬天,因为寒冷,她常常裹着薄被偷偷躲在他们一家三口的屋寝外,将手贴在门缝的位置,贪心地汲取着那一点点不属于她的温暖,听李美娘和李大海崇景今后的日子,有时还有妞妞的稚嫩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