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别只顾着哭啊,竟究是怎么回事?给我们也说说罢。”
沈氏道:“你还记不记得我以前住的那个院子?那里就是镇南王府的偏门附近,早些年,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是你弟弟顽皮,天天从王府的狗洞里钻出来陪着我跟我聊天,那时候我就在异想开天,想着假如我的孩子没出事,可不也就这么大了,更加上问了之后才知道他没有生母,我觉得他就应该是我的孩子,但又觉得是异想天开,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巧的事?没想到真的是他!”
周正用手抹了把眼泪,孙滢忙掏出帕子递了过去。
余下之人尽管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也隐隐猜到了,她们特意站成了一圈,将众人的目光给挡住了。
沈氏双目切切地望着周正道:“儿啊,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等会儿散了,咱们去家里细说。你和你姐姐都回去,我给你们做我最拿手的萝卜糕。”
周正用力地点头,含着泪花喃喃地道:“我今天有了师父,又有了娘亲。”
“我们进彩棚里吧。”孙滢笑道,已经有人来了,正向这边走了过来,估计是看到她,过来打招呼。
孙滢现在已经成惯了,每次在人多的场合,总有不少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过来和她打招呼,可惜她是个脸盲,有时候见过了也记不住,或者人和名字对不上号。
这次先来的是王五娘和柔嘉公主。
柔嘉公主的亲事已经确定了下来,老太太原来想着让她明年春天再进门,可惜她的肚子等不了,唯有改了时间,就改在陆清池出嫁的后面两天。
大长公主得知陆家十月娶新妇,便也托了媒人过来商议,说是十月底想把郭子坤和陆萱的亲事给办了。
顾老太太还没给郭家回个准信,陆萱太能闹腾了,老人家担心依照她那脾性和心性,只怕要不了多久,郭家就把人给送回来了。
她和孙滢商量,孙滢笑道:“成家立来,先成家,后立业,这话对女孩来说也适用,在家可不是父母兄弟宠着,丫鬟婆子捧着,绫罗绸缎供着。只有成亲是要承担一个新的小家,这个时候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做事的时候也会先考虑后果,三思而后行,然后才不会那么任性,真正意义上的长大。”
老太太笑叹道:“任何事经滢丫头一开解就没有什么事了。”
孙滢只抿着嘴笑,“明日我亲自去将萱姐接回来。”
老太太欣慰地点头,“希望她已经将规矩
学好了。”
孙滢点点头,“那两个嬷嬷都是皇后娘娘亲自挑选的,最注重规矩的嬷嬷,萱姐有了那俩个嬷嬷的教导,保准规矩学得是一等一的好。等萱姐儿回来,仍旧住在兰苑,婆子丫鬟儿媳已经命过去了,房间也打扫清理过了。只等着入住了,儿媳又命家里面的仆妇从君兰瓦舍搬过来了十盆兰花,让兰苑做到名至实归。还从咱们花房里移过来五盆茉莉,五盆三角梅,也全部放到萱姐儿房里。您放心,府里我全部交待过了,不让人传出萱姐儿去梅花庵清修的消息。只是有一点儿媳想讨老太太示下。”
顾老太太点头道:“你想得很周到,可是为了萱姐儿的陪嫁?就按他叔父们娶新妇的标准来办就成,谁有意见谁给她添妆。”
孙滢了然地笑笑,“成,儿媳明白了。”
孙滢便吩咐管家按两万两银子准备,哪知到了次日,靖海侯府送来的聘礼只有一万。聘礼送到的时候孙滢刚好在松鹤院,看了聘礼单子,孙滢直接拉了媒人坐在下,将陆府准备的嫁妆给媒人林夫人看。
末了还说道:“靖海侯府一向是和咱们镇北候府相提并论,咱们家娶新妇出了五万银子,他家样样和我们陆府争,这次不准备争了吗?”
林夫人是老字号媒人了,之前孙滢和陆虞的亲事也是请的林尚书,林夫人原想着就是跑一趟腿的事儿,哪里想到孙滢的态度会如此强硬,本来刚开始她就觉得一万两银子确实拿不出手,但是大长公主一直叫苦叫穷,说前面受了灾,没有收入,林夫人觉得这也是事实,就硬着头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