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兵分两路,见着摊子就去问,如果没有摊子,就找临街的店家。

一路问下来,绝大部分的店主都同意了这笔交易。但是也不能保证这些店主都没有私心,毕竟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水是最珍稀的资源。

但是就像花卷所说,十个摊子只要有五个愿意帮助他们,就已经可以给许多人带来便利了。

回到店里,花卷拿了根软水管,一端接在厨房水龙头处,一端接在店门口的大水缸里,很快就有人按照约定前来取水了。

来的正是那个馄饨摊的摊主,他站在小吃店门外,不敢进来。

阿毛守在外面,大声问:“老乡,是来取水的吗?有水票吗?”

摊主赶紧上前,把花卷的手写小纸条递给阿毛,阿毛仔细核对了一下,说:“对的,对的。把您的水桶拿来,我好给您装水。”

摊主这才放下心,原来那个姑娘没有骗人,真的有水取。

第287 章 下雨了

第二天一早,城里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早起出门的人发现,街上多了不少小棚子,棚子简陋,没有人守着,只有一个或两个水缸,有的地方还有些板凳供人歇息。

有些棚子前,会摆个牌子,写着“免费解暑汤”;还有些棚子写得更仔细“花卷小吃店免费解暑汤供应点”。

起初没有人相信会有免费的解暑汤,他们大多数步履匆匆,只是看一眼,再向一旁识字的人问一嘴,就离开了。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围在旁边好奇地观望,有人想喝一碗,又怕喝了以后反被讹钱。

“也不知是真是假……按说布施的棚子也有,但是没见过这么多的。”

“可不是嘛,谁家能有这么豪横?几步路架一个棚子,还没人盯着,要说没猫腻,我可不信。”

“隔壁棚子不是写了吗,是花卷小吃店的解暑汤。”

“城外那家?那还有可能是真的,听说那边村子都是花老板给难民们建的,她可是大善人啊。要不你先去试试?”

“哪有那么纯粹的善人啊?那村子里的绣坊、旅馆的收益不也归她了吗?再看看吧。”

正当人们犹豫不决时,一个脸被晒的通红的人走上前:“你们不敢喝,我来做第一个!”

他揭开水缸盖子,拿起一旁的水瓢和碗,舀起满满一碗,一口饮下。

“舒畅!”他大喝一声,脸上的红晕都消了不少。

他将碗放在桌子上,问道:“有人来收钱吗?没人我可走了啊!”

等了一会,没有人回应,他便真走了。

众人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巷尾,棚子里依旧安安静静。

“原来真的不要钱啊!”

众人恍然大悟,放心喝起来。

虽说棚子多,但是到了中午,水缸也差不多见底了。这时才看见有人过来补汤。

这些棚子的设立,让城里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再没听见谁谁家里的人被热死了。

几天下来,没有人不知道花老板做了一件大好事,慢慢的也有人开始担忧,花老板的店铺、摊子都暂停营业了,而照她这样散财法,也不知道能撑个几天。

渐渐地,有人开始往棚子里的水缸边扔钱,有时是一个铜板,有时是两个铜板,还有人路过小吃店,就往店门口扔。

其实大家的担忧是多余的,毕竟光卖冰激凌的银子就不少了。

不光是城里,花卷还在村子旁加设了不少的赈冰棚子,免费供给赶路的旅人。

上次粮仓被烧,花卷和赵知州提前转移了官粮,后来朝廷又补发了,那些粮食应对这次旱灾绰绰有余。

而又有花卷的自来水相助,他们顺利地度过了这个夏天。

终于等来了一场雨,全城的人都在欢呼,他们走出家门,在街道上、小路上,张开双臂,尽情地享受雨水落在身上的感觉。

长达将近二十天的赈汤药、赈冰也正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