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1 / 2)

盛世安 沈瑄禾 3661 字 1个月前

“虽是如此但却比不得孟洋好用。”柳弥叹了口气,“往日这些送礼办事,哪里需要我们亲自动手。”

谈及孟洋,柳元宣心有余悸,“还好账本烧了……”

……

翌日大考,京中自贡院以外百米,皆被重兵把守。

沈是不得已绕了远路去往大理寺。

行至半途,却正巧遇见冉娘。

沈是虽然不知如何面对于她,但仍是收了折扇,上前问道:“许久不见。”

“嗯……”冉娘像似有些走神,顿了一会却突然问道,“大人,文通前日同我念了一首诗,说是出自《诗经》里头,有水,还有一种京河西畔长的那种草,但我记不起来了,大人博学,可知是何?”

河畔长的草,莫不是芦苇?沈是说道:“应是蒹葭。”

“大人可以念一下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冉娘眼眶红了下,点了点头,“在水一方……那水里会有花吗?”

沈是云里雾里,斟酌的说了句,“大概有荷花吧。”

冉娘的视线逐渐模糊了,她耳边似乎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彼时沈兄刚从面馆离开,桌上落下一本《诗经》,她急急的追上去还书。

“沈兄,沈兄,等等我,你的书掉了……”

沈兄一见那本书,满脸飞红,局促不安的站在原地。

“咦,这里怎么还夹着一张纸。”

“什么什么苍苍,白露什么,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什么伊人要在水里,在水里不是淹死了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穷苦人家的女儿,更别提读书了,能像冉娘这般识的几个字的都算是少见了。

沈兄连忙点头,“这诗奇怪的很……别……别看了……”

冉娘听他说别看,便以为他在嫌弃自己没文化,便不信邪的把书翻开找了找,终于找的一篇认得字的了。

她挑着眉大声念出,“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只见沈兄不仅脸上红的滴血,连脖子、耳朵都红了,冉娘奇怪,“你怎么这么红?”

沈兄支支吾吾的说:“这首比方才那首还难,你怎么认得的……”

“彼泽之陂,不就是隔壁那家很多书生去的毛笔铺子么!”

沈兄抿了抿唇,犹豫地说,“以后别说了。”

冉娘:“为何?”

“你读错了,是有蒲与荷,不是有甫与荷。”沈兄顿了下,眼睛也红了点,“而且这是向……向男子示爱的……”

冉娘脸也红了,找补的说;“怎……怎么就男子了啊……不是荷花吗,不是美呢……还有那个蒲,蒲是什么东西?”

沈兄似乎鼓足了勇气,说道:“此诗、此诗是说,在池堤边,长着蒲草和荷花,有一个俊美的男子,使我思念没奈何……”

冉娘被说穿心思,尴尬得笑了笑说:“这诗还挺好……有花有草还有水……”

沈兄颤抖着手,捏住了她手里的书,颤声说:“京河西畔……你我初识……”

双目对望,冉娘的心跳骤止,说下去,请你说下去。

冉娘眼睛都不敢眨。

红着眼潋滟的看着他。

沈兄突然转过身去,“那条河边的草,便是蒲草。”

“你!”冉娘都想好怎么答应才能优雅又不失体面了,没想到峰回路转,撞得人眼冒金星,她气愤的将诗经甩在沈兄后背上,“书呆子!书呆子!”

“什么池堤河畔,我看着水全都进你脑子里了!”

冉娘气的哭的跑走。

沈兄攥紧了书,他现在穷的还要靠接济生活,怎能误了人家姑娘……

……

冉娘回过神来,眼角滑下一滴泪,她掩饰用巾帕挡了挡,笑着说:“有花有草还有水……”

“真好。”

冉娘双肩轻颤,她背过身去,话语里带着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