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还是80年代初,别说离婚要经过单位一层层审核,这流程和手续慢不说,单位领导,街道办的/妇联的还会轮流给夫妻俩个做思想工作。
就算最后成功离了婚,不论你是什么原因离的婚,周围人的吐沫星子也能将你生生淹死!
舒心对此十分不以为然,撇了撇嘴。
“离婚怎么了?两个人都没感情,不离婚为什么一定要凑合着过?大家各自幸福不好吗?”
金枝嫂虽说只是个农村妇女,可又勤劳又能干,性格也好,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的为王大力生养了三个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王大力呢,对她一点儿应有的尊重都没有。
更别说后来还出轨了。
要她说,金枝嫂完全值得更好的男人!
小张苦恼的挠了挠头。
“有道理是有道理,可我还小呢,不懂这些!”
见没人支持她,她嘟着粉嘟嘟的小嘴,义愤填膺的用胳膊怼了怼身旁默不作声的慕建云。
“喂,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海风温柔的抚过海面,慕建云认真的看向她洁白无瑕的小脸,点了点头。
“嗯,对!”
第二十七章:拥军照相馆
船开了一个小时,终于停靠在了华宁县的码头。
今天是周六,码头上已经停靠了许多艘船只,来来往往的好不热闹。
小张毛毛躁躁的,舒心怕他弄坏了招牌,等人走的差不多了,才让两个男人一起小心翼翼的把招牌带下船。
“舒心!舒心!这边!”
刚下了船,李伯母就笑容满面的迎了上来。
“您怎么来码头了?李伯伯呢?”
李家距离码头本来就不近,李伯母的腿上又有风湿,昨夜刚下过雨,这会儿肯定不得劲儿,居然还跑这么远来接她们,舒心心里有些难受。
“天没亮就去照相馆啦!这不,我知道你们要来,怕你们又去家里找我们,要多跑一截冤枉路,就掐着时间来码头等你们!”
李伯母笑呵呵的拉起舒心的手。
“码头风大!走!咱们回照相馆去,伯母烧了红豆年糕汤,放在保温壶里还热着呢!回去一人喝一碗!”
就算是照相馆,那距离码头也不怎么近啊!
舒心看着李伯母一瘸一拐的腿,一回头朝着慕建云挤眉弄眼的,嘴巴使劲儿朝着码头边停着的三轮车看。
好在不需要她说什么,慕建云立马就看懂了,将招牌留给小张一个人拿着,自己去叫了辆三轮车过来。
这三轮车是码头货运站的,平时都是用来拉货,放了个大招牌进去,还宽敞的很。
舒心撒了撒娇,说不喜欢走路,李伯母没法子,只好跟着她一起坐了上去。
三轮车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蹬的,速度不快。
舒心追着问起照相馆的装修进程,李伯母也说的滔滔不绝。
那房子以前是茶叶厂的招待所,也没用多长时间,墙面和装饰都很新。
这年月也没什么装修不装修的,就是把原来茶叶厂的装饰去了,买些照相馆要用的各色幕布,相机架一类的东西,再把李伯伯之前拍的一些照片拣好看的放大洗出来,挂在墙上就成。
他们只负责买东西,郝局长手下的几个年轻人就帮着把该收拾的收拾好,该布置的也布置好了,只盼着能早点开业。
两人一问一答,说的兴高采烈的。
慕建云在后头迈步跟着,他一米八三的个子,腿也长,轻轻松松和散步一样。
小张就辛苦了点,他只有一米七,连跑带走的才能勉强跟上。
那蹬三轮车的老汉就像是和他作对似的,他才刚歇一下就加快速度,跟上了又开始慢悠悠的。
终于到了拐弯路口,车速才慢下来,小张气喘吁吁的抱怨道。
“这招牌我一个人就搬得动啊,为啥要叫车?可累死我了。我也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