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老臣想着大皇子?越是低微,越有可能成为储君;机敏的新贵则认为,皇帝迁怒于李家,势必也会不喜姜涛。

如今这个案子?,和李家看似关系不大,却足以让皇帝以为,这是李家残余的孽党给他的下马威。他们想提醒皇帝,没有李家掌控边关军权,抵御外敌与内患,他的江山社稷会出多大的乱子?。

“他们是想逼死朕,是想告诉朕,朕错了,错得离谱!”皇帝盛怒,派出军士,血.腥地?镇压这些地?方乱民。

然而残酷的雷霆手段偏偏激起了更大的民愤,这是官逼民反。

这一次,不止交州沦陷了,就连交州附近的蒲州也开始乱了。

于是,苏流风受命,与其余两个法司衙门?着手调查此事,得知了真相整件事,和李家关系不大。皆因?地?方出现了蝗灾,稻田被啃食殆尽。秋天没收成,冬天又落雪受冻。百姓没饭吃,还要?缴纳繁重?的赋税,没了活路才一心求生。

而地?方官贪墨赈灾银,没有调粮借贷救济百姓,民心不定,视官家为敌人,因?此谋反。

苏流风停了笔墨,他其实已经想到了破局之法,只是这个法子?要?落天家的颜面,而皇帝最重?脸面了。

满腔抱负的少年郎第一次感到无力,他犹豫片刻,还是在奏疏上奋笔疾书,把民生之法,写了上去。

没多时?,白大卿在胡杏林的搀扶下,踏入苏流风的官舍,“苏少卿可在?”

见状,苏流风放下笔,急忙来迎:“大卿近日病重?,何必亲自来官舍,如有事告诫,喊下官来见您便是。”

白大卿自打今年冬天开始,咳疾便加重?了,他自己知道,已经快七十岁了,离致仕不远了。他一直苦熬着,放不下大理?寺官衙,幸好?培养出了苏流风,能顶他的缺儿。

白大卿欣慰地?握了一下苏流风的手,转头看到案上半干的奏疏,问:“都写好?了?”

苏流风点头:“写好?了。”

“写的什么?”

苏流风抿了下唇:“交州百姓谋反,实是事出有因?。陛下不该镇压难民,而是要?派遣京官下至地?方,拨款拨粮,安抚人心。”

白大卿早就猜到凭苏流风的耿介性?子?,定会写这一折。他呵呵一笑,“苏少卿,与老朽年轻时?真像啊。”

苏流风叹了一口气,他明白,白大卿是在敲打他:“还请大卿不吝赐教。在官场上,您就如下官的老师一般,有诸多经验可以传授给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