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送的那点添头,吸引了很多顾客。有些人明明不缺,可是为了添头,也愿意多买一点囤着,反正迟早用得上。
铺子里人来人往,何田只要有空也会帮忙照看,招待客人。没几天功夫,大家都知道这间杂货铺东家的儿子,是一个很年轻的童生。
有了这层光芒,大家更愿意来这里买东西了,都想沾沾喜气。
三日优惠期一过,何来旺夫妻俩开始数匣子里的铜板,本以为可能会赔,没想到不仅没赔,反而还赚了一些。等到一个月下来,竟然赚了四两多。
何来旺夫妻俩乐得合不拢嘴,招待顾客更加用心了,就连阿宝也出了一份力。
客人多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趴在角落里,如果看到有谁拿了东西不给钱,就会出声提醒。
起初,大家看它体型大,还有一点害怕。后来张英娘牵着一个孩子的手去摸阿宝的头,阿宝表现得很乖顺,不叫不咬。大家便明白了,只要不在铺子里干坏事,这条狗几乎不会搭理你。
有了阿宝看家护院,再也不用担心有人在铺子里偷东西,也不用害怕半夜会有贼闯进家门。
这天,何田下了学,刚从书院出来,只见阿宝已经等在外边了。一看到主人,阿宝就扑了上来,尾巴摇得像风火轮。
“你好乖呀。”何田赶紧接住阿宝。
阿宝在他身上撒娇了好一会儿,才肯下来,一人一狗慢慢往家走。
住的地方距离书院不远,仅仅只隔着三条街,阿宝早就记熟了这条路,早上送主人上学,傍晚到了时间就过来等着。
对此,何来旺非常满意,说:“有阿宝天天接送你,我也就放心了。”
何田哭笑不得。
可是在何来旺看来,只要还没成亲的都是孩子,平时是该当心一点。
回到家,何来旺正在看铺子,?????一看到儿子,他就笑道:“快进去,你娘在炖肉呢。对了,阿宝你也有份,给你留了两块大骨头。”
走进院子,就闻见一阵阵肉香,阿宝高兴得汪汪直叫。
张英娘听见狗叫声,拿着一块肉骨头走出来,丢给阿宝,然后对儿子说:“回来啦,一会儿就能开饭了。”
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吃晚饭,也不讲究食不言,张英娘说道:“过几天得回去一趟,光宗要成亲了。”
何田有些惊讶,仔细一想又觉得很正常。光宗已经十九了,早就该成亲了,只是不知是哪家姑娘。
他这么想着,也问出了口。张英娘回答道:“女方家在镇上开了一家小饭馆,店面不是很大,而且听说那姑娘长得很富态。”
富态就是指胖,何田眉梢一挑:“大哥向来眼光高,他能看中?”
“眼光高有什么用。”张英娘叹气,“他看得上的,人家看不上他。挑来挑去,最后还是定了这家的姑娘。”
何来旺跟张英娘每月大概会回乡下一两趟,何田学业重,很少同行。张英娘一般不在背后说别人,这会儿见儿子感兴趣,于是就讲了讲。
原来,何光宗已经没有读书了。
他跟别人争抢女人,还挨了一顿打的事,虽然杨公子没有主动往外说,可他的几个小厮却没想过要保守秘密,闲聊般的告诉了别人。
一传二,二传三,很快就传得全镇皆知。
光宗的夫子张秀才也听说了,非常生气,狠狠地骂了他一通,说他品德败坏。再加上光宗上课不认真,功课是最差的,张秀才一气之下,干脆将光宗赶出了自己的学堂。
镇上一共就两位夫子,何光宗想继续读书,就只能去李秀才那里。
李秀才也听说了光宗的事,他不急着收学生,先叫人去阳柳村打听了一下,然后得知替光宗挨打的竟然是他的弟弟。
如此没担当,李秀才坚决不收,光宗找不到夫子,只能回家呆着。
眼瞅着下面的两个弟弟因为年纪大了,闹着要成亲,何来福夫妻俩只好先给光宗说亲。
以前柳红桃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