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英不敢还嘴,连忙学着大嫂的样子开始干活。
杨月英在刘家过得苦不堪言时,何田的生意蒸蒸日上,若正遇上饭点,他和陈氏两个人都要忙得团团转。
何田琢磨着请一个人来帮忙,他对陈氏说:“实在忙不过来,我想请一个人,不知道妹妹愿不愿意来帮我干活。”
“愿意,她肯定愿意!”陈氏忙道。
儿子赚得挺多的,与其叫外人把这份工钱赚走,还不如叫女儿来呢!城里的活儿不好找,多少乡下汉子来城里也只能凭着力气打打短工。女儿若是有了这份工,每月就有了固定的工钱,家里也多了进项。哪怕她还没生儿子,婆家人也不敢小瞧了她。
何田也是想帮衬妹妹一把,次日就托人带口信,叫荷花来城里一趟。
荷花不是一个人来的,李大山跟两个女儿也来了。
他们吃过早饭才从村里出发,也没坐牛车,走路来的。因为带着两个孩子,路上也走不快。
这时候铺子里的客人并不多,李大山跟荷花都是勤快的人,下意识就想找活儿干。
李大山左右看看,收钱的事他不敢碰,做饼他又不会,最后只好把青青拉起来,笑道:“你去玩吧,我来看着火。”
何田拿了几块碎银子递给陈氏,说:“娘,你领着孩子们回家做饭,路上买些零嘴。”末了又低声道,“再给我两个侄女买套新衣。”
“好,我这就去。”陈氏笑眯眯地应了。
荷花忙道:“娘歇着,我去做饭。”
何田:“你留下来帮忙,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荷花立刻紧张起来:“哥,我什么都不会啊。”
“没事,我慢慢教你。”何田朝她笑了笑。
陈氏领着三个孩子走了,何田一边忙碌一边把各种饼子的价钱告诉荷花,再教她如何招呼客人。
刚开始,荷花放不开,胆子非常小,甚至不敢看客人的眼睛。正好一锅饼子出炉了,何田站到妹妹身边,和她一起招呼客人。
有何田带着,荷花的胆子慢慢大起来。送走了客人,她不好意思地说:“原来客人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何田继续教她:“招呼客人时脸上带点笑,不故意赶客,也不必求着他来买,爱吃的自然就会买,不爱吃的再怎么求也没用。最关键的是饼子味道要好,做得干净,用料足,不愁没客人上门。”
荷花点点头:“哥,我记住了。”
李大山听得津津有味,眼睛一直跟着何田转,不过何田不怎么搭理他。
等陈氏做好饭,来叫大家回去吃饭,何田就关了店门,还在门上挂了一块牌子,写明东家要休息一个半时辰。
李大山见状,不由地觉得很可惜:“万一等下有人买饼呢?”
何田瞅了他一眼:“生意是做不完的,人总要休息。”
回到家,饭菜已经摆上桌了,午饭很丰盛,鸡鸭鱼肉俱全,李大山搓着手道:“怎么做这么多,让大哥破费了。”
“妹妹难得来一趟,我这个做大哥的肯定要给她和两个侄女补补身子。”
虽然这话没带上李大山,可李大山压根不敢生气。大舅哥现在多厉害啊,在城里买了院子,还开了铺子,而且生意很不错。他只在铺子里呆了一个时辰,眼睁睁地看着荷花已经收了半匣子铜板。
“有你这样的舅舅,是金花银花的福气。”李大山赔着笑。
这时,金花银花从屋里跑了出来,向爹娘展示她们刚得的新衣裳。荷花大吃一惊:“这是谁给买的?”
不等女儿们回答,荷花就想明白了,先前看到大哥给娘银子,这必定是大哥出钱买的。娘虽然也送东西给外甥女,但不会这么贵重。
两个女儿不仅穿了新衣,还换了新鞋,就连头上也戴着粉粉嫩嫩的新头花。
“大哥,这……”荷花既感动又觉得花了大哥太多钱,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没事。”何田挥挥手,“赶紧坐下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