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庆听了这话,没再争辩。如今家里只有姨娘和三奶奶,小少爷玉时又才三岁多,他留下来,如果有事也能当个跑腿的,去找亲家老爷帮忙。
何田买了一份重礼,去了陈家一趟,慎重地把妻儿托付给岳父和大舅子。
陈家父子满口答应下来,岳父陈兴昌拍拍何田的肩膀:“你出去闯一闯也好,留在这里难有大出息。不要担心家里,我们都会时常过去看看的。”
何田谢了又谢,回到家,他开始整理家当。
这些年原身一共存下一百多两,买下这座宅子,再加上购买家具,正好用完。还有分家时得的五百两,何田给了陈静娴三百两,又给了叶姨娘一百五十两,剩下的他自己留着。
陈静娴怕他在外边不够用,拿出二百两递过去:“穷家富路,你多带些。普通人家,一年十几两就能过得很好了。鸡蛋一文钱一个,一年十几两银子的开销,日日都能有鱼有肉呢。家里实在用不了这么多,你多带些。”
何田没接,反手推了回去,说道:“我去投军,包吃包住的,带太多银子反而不方便。你多留点在身边,万一有什么急事呢?日常不用太节省,该买的就买,该花的就花。我向你保证,最多三五年,我必定回来。”
陈静娴心里酸涩难言,点了点头,收起银票,走到一边继续做针线活儿。
她要多给丈夫做几件衣裳,免得他在外边衣裳破了,却没有替换的。
陈静娴想让何田穿好一点,正好现在自己能当家做主了,她便买了许多绸缎回来。叶姨娘也带着她的丫头来帮忙,何田见了就笑,说道:“别给我做绸缎的,贴身的里衣用细棉,外头多做几身粗布的,结实耐磨。”
秋菊赶紧出去,重新买回一批粗布料子。
四个女人一起动手,赶在过年前,做出了一大堆衣裳鞋袜。
何田留在家里过年,这是分家后的第一个年,何田买了年礼,吩咐双庆送到何宅去。
何老爷没见双庆,只叫身边的小厮把他打发走。
何田知道何有为还在气头上,想必也是不屑见他这个不听话的庶子的,于是也就不上门讨嫌了,反正年礼送到就行了。
年初二,何田陪着陈静娴回娘家。之后一直呆到元宵节,陪着家人吃了一顿饭,次日天未亮,他背着包裹就走了。
那时,玉时还在睡觉,阿宝听见动静赶紧从狗房子里出来,摇着尾巴围着何田打转。
它舍不得何田,何田也舍不得它。临分别之际,何田蹲下来,抱着阿宝的狗头狠狠地揉了揉。
陈静娴一边用帕子抹眼泪,一边说道:“你只管放心,我会经常给阿宝买大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