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1 / 1)

这个时候部分用户就会直呼:“蘋淉牛比……”

这实际上从软件层面上来看这只是一种低阶把戏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就是这么

一个原理比较简单的东西。

也不见同一时期其余友商跟进。

同时期友商要么是没有该功能,要么直接就放大后糊成一片。

还是那句话,有些蘋淉上面的技术。

本身不见得多牛逼。

全靠友商衬托。

不过话说回来,简单的东西能做到极致似乎也是不平凡。

对于这样一个“放大”显示的技术。

如果你是产品经理,当手机上出现这样一个功能你该如此解读呢?

当然不可能说是技术和供应链双重无奈之下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那也太憨憨了。

而是应该解释为为了关注视力障碍人群而主动做出的改变。

这样一来一种本是无奈之下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反倒多出了一些人文主义情怀。

事实上前世蘋淉也正是如此做的。

不过不得不说这种宣传策略实在是高明。

这话没有讽刺的意味。

时代的发展,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

反倒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现在是2014年6月。

虽然相比于2021也不算间隔太遥远。

但却给林灰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反正作为一个资深的电子产品爱好者。

林灰穿越之后是很不习惯。

就在此前不久林灰到北域国际会议中心的路上路过了几家手机店还在营业。

林灰看到还有一些手机店打出诸如“八核”“真八核”之类的宣传标语互相扯皮。

且不说手机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体验而不是冰冷的参数。

就算是参数党,可能在乎手机屏幕素质、可能会在乎充电速度、也可能会在乎像素之类的。

也不见得真有什么人在乎手机几个核心。

是不是八核很重要吗?

或许很重要。

但实际调度的时候一核有难七核围观也是无用功。

现在这宣传策略就很无语。

不过这些就不是林灰关心的了。

像手机虽然也算是科技产品,但也不完全是科技产品。

林灰觉得手机更像是诸多技术集成的产物。

手机真正科技之体现不在于手机本身。

而在于手机背后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方面则涉及到诸如芯片、通信、显示技术、高阶传感器等。

软件方面首推手机操作系统,而后是涉及到实际体验时的一些算法。

这些才是手机厂商应该重点关注的东西。

各大厂商一味地打口水战只会徒增内耗。

做好本职工作,厚积薄发才是真理。

伊丽莎白·妮诗拿来的这些工程机。

虽然工程机gen6和工程机gen6+很多参数林灰都知之甚详了。

但林灰还是摆出了一副初次邂逅大屏手机时那种眼前一亮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