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氏和周氏以为林怡自己带了自己攒的压岁钱,因此也没过问林怡哪里来的银钱买东西的,对于林怡,因为自幼表现出来的成熟感,老赵氏给予她最大的自主权。
铁蛋虽说是哥哥,不过才七岁而已,即使平日里比其他同龄孩子表现得成熟些,却也还是个孩子。
一旦有了吃的,立马将其他的想法都抛之脑后。
果然是一家人,对食物的热爱一脉相承。
一条街不算长,但等几人逛完了的时候,全都吃撑了,手里还拎着一大堆。
林承耀不放心几人,决定将他们送到客栈之后再回顾府。
林怡边走边打嗝,直接拒绝了大人的怀抱,太撑了,不消个食今天晚上是没法睡了。
“嗝~好饱啊!要不是胃太小,我觉得我还可以吃一轮!爹,你下次记得再带我来!”
铁蛋:“爹,我下次也要来!奶,下次咱们再一起来吃!”
老赵氏在三房面前向来是和善的,“好好好,下次啊,咱们再一起来,吃个够再回去!”
一路欢声笑语,回到客栈,林承耀跟周氏说了会儿私房话便离开了。
一夜无梦,第二天一早,四人便早早起床,退了房间离开了。
老赵氏知道林怡不爱吃粗粮,之前是家里条件有限,即使心疼,也买不起太多的细粮来给她吃。
如今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了,直接去粮店里买了二十斤的大米,二十斤的白面,还有十斤的粟米(即小米)。精大米十五文一斤,白面十二文一斤,粟米则八文一斤,共六百二十文。
因为刚刚秋收,家里倒也不缺粮食,但朝廷征收却优先细粮,因此那些细粮大多是留着缴纳赋税,毕竟农家鲜少有用银子抵税的。
在普遍贫穷的靠山村,不适合出这样的风头。
林怡也曾困惑过,老赵氏当成笑话将道理讲给她听了。
本就是北地处,民风彪悍,不说山匪,过了那群山便是朝廷流放之地,若是边境失守,靠山村能守多久?
还不是卷起铺盖,丢下家产就跑?越有钱,越容易成了靶子,何不闷声发大财?
路过糕点铺子,林怡自掏腰包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绿豆糕,以及哥哥最爱的桂花糕,比镇上贵两文,却也比之做得更精细些。
临走前,老赵氏咬咬牙又割了五斤五花肉,花了一百二十五文。林怡见排骨几乎无人问津,缠着老赵氏包圆了。
想想粉蒸排骨、炸排骨、糖醋排骨、排骨汤......口水都快止不住了。
十来斤排骨,肉不算多,屠户给了个友情价,五十文包圆,还给了两块筒骨做添头。至于猪下水之类的,对不起,敬谢不敏!
咱毕竟不是小说女主,不爱吃猪下水的说!
四人乘着租的马车,满载而归。
马车刚到村口位置,村里正在小溪里捉小鱼的小孩子便发现了。村里马车不常见,突然来了一辆马车,一群孩子都跟着马车跑。
村里人如今闲了下来,开始在村子里的老榕树下拉呱。
自然马车一路驶向老林家使得众人都很惊讶,这老林家莫不是有门富贵亲戚?还是说老林家发了财?
不然怎么会坐得起马车呢?村里谁不知道老赵氏有多抠门!
第20章 就挺秃然的
村里有好事的妇人跟着去老林家凑热闹,李寡妇便是其一,另一个与她齐名的妇人姓王,是林老头亲大哥家的儿媳妇林王氏。
马车前脚刚到家门口,凑热闹的一群人后脚便跟了进门。
人未到,声先闻。
林王氏:“哟,原来是二婶回来了啊!这是打哪儿发大财了?”
老赵氏忙着吆喝老头子跟石蛋搬东西,哪里有空去理隔房的侄媳妇。
“我家发不发财的无可奉告,老娘只知道你要是再不回去,你今儿又要被你男人打了!我刚才回来的路上可是看见了承前。”
林承前也就是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