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和五弟从前年纪太小了还不曾得见。”

“见过大姐夫。”

弘昼和弘历抱拳行了一礼,大姐夫既非长辈便只用行平辈礼。

“就是他们,你们前年成婚的时候他们尚在襁褓之中。”四爷笑了笑,“去岁过年的时候怀恪又病了,你们便没回来,如今才瞧见。弘历弘昼,你们大姐夫念书是最好不过的了,若是平日有什么不解的也可以问问他。”

纳兰星德的堂叔便是从前在康熙身侧当过御前侍卫的纳兰容若,这纳兰容若的才名在京城之中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可惜英年早逝。现在提起纳兰家,不少人还是会觉得这家的子孙都是会念书的。

而这纳兰星德也是真的会念书,学问曾经被康熙夸过。四爷从前选女婿的时候,这一点也占了一小部分的原因。

纳兰星德谦虚道:“哪里哪里,不过都是些虚名罢了。两位弟弟如今念书我尚能说上一二,再等几年只怕是我也不懂了。”

四爷又笑了两声,嘱咐了弘历和弘昼几句后便叫他们下去了。虽说家中来了姐夫这样的亲戚,同辈的兄弟是该来陪客的,但无奈弘昼和弘历年纪实在太小了若是让他们在这里,也不知是他们陪客还是客人陪他们了。

四爷和福晋都拜完年后,便能直接去额娘的院中了。泗水院和玉池院离得不远,弘昼和弘历便也一起走了过去。

“也不知咱们什么时候能继续听先生讲课。”刚走到后院,弘昼就听到了身旁四哥叹了口气后说道。

弘昼猛然扭头,眼神里带了点震惊:“四哥你这么想先生继续给咱们讲课?”

虽说现在先生讲课的确很有意思,但弘昼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想上学的孩子。特别是这个孩子如今才四岁,年纪这么小就这么好学,多半是个卷王。

“是啊,”弘历不知道弘昼心中在想什么,点了点头抱怨道,“这过年已经过了十来日了,先生怎么还不回来了。”

弘历和弘昼的先生今年预备着要回一趟老家祭祖,便在腊月十几的时候就告了假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四爷原本是想要在腊月二十五的时候再让两个儿子休沐的,但既然先生告了假,这其中又只是相差十日加上这两个孩子年岁小,如今学的东西也不算多重要,四爷便直接让他们这几日索性就放假了。

弘昼对此还是挺高兴的,虽然先生讲课挺好玩的,但应该没有任何一个小孩子会不喜欢放假。而且这一放二十来天,几乎相当于现代的寒假了。但如今,不喜欢放假的小孩子就出现在了自己的身边。这要是放到现代,绝对是家长最喜欢的小孩。

“咱们这如今才玩了十几日吧。”弘昼想要替自己的寒假申冤,“也没有多久啊。”

弘历有些不赞同:“我们前不久才听先生讲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况且日后咱们是要去内务府考封的,若是不好好学习日后连个三等辅国将军都考不到,日后只能做个闲散宗室岂不是很丢脸?”

这话让弘昼原本为寒假申冤的心默默散去了点,对哦,自己以后还要去内务府考封。

从前弘昼以为考封相当于自己从前的高考,但后来才慢慢明白。考封是宗室子弟去内务府考爵位,根据阿玛和额娘的品级来拟定能考的爵位。一共要考三项,若是三项都是优才能得到封爵,而有其中一项是平就要降等,若两项都平则降两等,若是三项都劣就算考封失败了。

这考封就相当于现代的考公了,而且是直接考上就发粮饷但不用干活。日后若是能在朝廷上办差事为官,那封爵的粮饷也是照发的,但若没有这个运气在朝堂当官,封爵的粮饷至少能让他在京城能过得下去。

见弘昼不说话了,弘历才说道:“我额娘说过,咱们现在年纪还小,只要好好跟着先生念书,日后就一定能考上三个优的。”

这话一出,弘昼立刻就想到自己现在才四岁。考封也是二十岁才要经历的,现在四岁小孩子过个年很不必惦记这个,立刻便又高兴了起来。

到了泗水院,果然见额娘已经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