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远鸣脸上虽挂着笑,但心中却在滴血,那两件铺面是小东街最好的地方,一间能抵别处三间。

慈会长脸上的寒意顷刻消失不见,甚至满意颔首,“小姑娘嘛,多给点东西傍身也是应该的”。

只要人嫁过来,那东西姓什么自然全由他作主,这东西当然越多越好。

“既如此,那庄子便由老朽来出吧”,慈会长大方表态。

两位老爷达成了共识,但刘媒婆的脸上仍然没有半分笑意。

她的声音低不可闻,所幸屋中安静才能叫二人听得一清二楚,“那唐家丫头……还要凤冠霞帔,老爷您亲自迎亲十里”。

唐远鸣手中的茶碗再也握不住,唐阮这般贪心,不仅打了慈夫人的脸,说不定还会惹得慈会长的厌弃。

慈会长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但很快又恢复了原样,“确实是个胆大的姑娘,但是老朽好不容易寻个中意的”。

当年未能中举平步青云,如今娶个喜欢的,凤冠霞帔又怎么了?皇帝老儿都不管这事,说明也是应允的。

他心中豪气万千,面上却叹了口气,看向一旁的唐远鸣,“小唐,你说呢?”

“千金易求,真情难觅”,唐远鸣擦着额头的汗水,“我哪里懂这些,还是得听您的”。

“好好好”,慈会长看着满意极了,甚至起身亲手为唐远鸣斟满茶碗。

“既如此,这个月十八是个好日子,老夫亲自上门去接”。

第42章 第42章走出房门的刘媒……

走出房门的刘媒婆两条腿几乎软成锅里的剩面条,正扶着墙喘口气,却被人从身后搀了一把。

回头一看,正是刚才那个好心的丫鬟。

丫鬟笑眯眯的,语气也十分亲热,“我正寻你呢,那芝麻饼儿还要不要?”

刘媒婆瞬间来了精神,“要,肯定要”。

猪油和好面做的东西,不要才是傻子。

丫鬟捂嘴轻笑,“只是油纸在厨房那边,怕是要劳烦您随我跑一趟了”。

对于穷人家而言,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刘媒婆连连摇头,“不麻烦、不麻烦”。

她甚至带头走了两步,“姑娘,咱们走吧?”

丫鬟扭头瞥向空无一人的身后,不急不缓的点头,“婆婆,请跟我来”。

二人一前一后很快走到二门处,刘媒婆正要往外院走,却被那丫鬟扯住,“婆婆,别走错了,是这里”。

男主外女主内,外院、书房那边是男人的地盘,二门这处虽只是一墙之隔,却应属妇人的天下。

“哪里?”刘媒婆反问一句,她拿的是慈老爷赏的银钱,奉的是慈老爷的命,理论上自然该听从慈老爷的话。

丫鬟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手中抓得愈发的紧,“我在这府里待了十几年,岂有认错路、找错门的道理”。

她神色自若地劝道,“婆婆,您也得认清门路才是”。

刘媒婆心中一颤,恨不得打烂自己这张馋嘴,她立在原处,小心翼翼的问,“姑娘,那芝麻饼我不要了,成不?”

丫鬟捂嘴轻笑,“婆婆就是爱说笑”。

“快走吧”,她收了笑意,脸上无端的显出几分威严之色,“莫要叫夫人久等”。

刘媒婆无声叹气,垂头丧气的跟了上去。

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财富在内院一览无余,亭台楼阁、假山流水,甚至还有一个琉璃制成的花房。

明明是金秋时分,花房里却不见秋风萧瑟,各式各样的花朵开得正艳,花团锦簇的将一个躺椅拥在中间。

透过花与花之间的缝隙,能看到一个绰约多姿的身影。

刘媒婆定眼一看,虽不认得,但觉得十分眼熟。

媒婆都有一双利眼,更有着非一般的记性,十里八乡的适龄男女全都在心里的小本本上记着,却没有这人的模样。

刘媒婆努力在脑海里扒拉,翻过时间的缝隙,终于找到了那张脸竟是慈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