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2)

时找不到更多信息,但她有办法找到他。

冯山月没带书包,她把这本练习册和画收进了郑海阳的包里,再让他去找梁阿姨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份练习册。

梁阿姨肯定会问到,为什么不把拿错的那本换回来。

冯山月让郑海阳复述她的说法:郑海阳的练习册答案被撕掉了,这本练习册上有答案,他借去对一下,等那个丢了册子的人找来,直接让他联系郑海阳。

画和练习册都在她这边,那个人有两个选择,要么寒假里提前通过梁阿姨联系郑海阳,自己现身。如果他不敢露面,那么在开学后,她可以用练习册和草稿纸上的字迹、画风去一个个对照,在小饭桌的名单里找出那个人。

郑海阳向来听她的话,听完嘱咐和分析后转身上楼去。

冯山月一个人在楼下吹冷风,那张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认真刻画的花纹、完美对应的五官细节……那个人画这张画用了多久,心里就想了她多久,甚至窥探了她多久。

这个想法令冯山月一阵恶寒。

她甚至下意识站到靠墙的地方,背抵住墙面,检查是否有人在往这边看。

她曾经站在升旗台上发言面对过那么多双眼睛,可现在,她却担心一双藏在暗处的眼睛。

无论怎么自我暗示,对方所做的不是丧尽天良之事,只是一念之差形成的微小之恶,冯山月始终无法释怀。

这种微小的恶,像手指上的倒刺、衣领后侧磨人的标签、跑进鞋里的小石子。它不会给人造成巨大的伤痛,却会持续地、漫长地让人感到不适,无论怎么努力忽视,它仍将无孔不入地浸透在生活中,在每一次回忆里闪着不和谐的反光,刺痛双眼。

-

没过多久,郑海阳下来了,手里拿着自己的练习册。

梁阿姨总把孩子们落下的东西放在门口的鞋柜上,但之前郑海阳进门时先看到客厅桌上放着的练习册,误以为是自己的,才因此拿错。

果然如冯山月所料,梁阿姨问了相同的话,而郑海阳也按妹妹说的做出回答。

梁阿姨没多纠结,对郑海阳调侃地笑笑,说你这小子,是不是想趁机抄答案。

放在平时,郑海阳或许会笑嘻嘻地开几句玩笑,但这次他却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