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地图路线了。
以了方便一起行动,他们几个选的都是可以出去攻击的,每一场小型团战的爆发,都需要玩家通力配合,无脑莽只会输得一无所有。
毒蜂也没有太多的繁琐任务,毒蜂主要通过吃和杀两个途径升级,当蜂王等级到达某个数值时,同一蜂巢的全体毒蜂都会获得属性加成或解锁某个特殊技能。
游戏的集体利益很重,有利也有弊,比如其中某一个玩家付出的更多,其他人都只是在当咸鱼,却能分享到这一位玩家的劳动成果,就很容易爆发矛盾。
而且不是同一个巢穴的毒蜂,都是敌人,玩家在选择阵营上很不方便。
关于这两点,卢恩也是考虑到的了,所以等毒蜂在巢穴中度过了“幼年期”,到达“青年期”时,就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脱离蜂巢。
晏雪洲自然不好在别人的游戏发表什么意见,只是还是会下意识去思考这款游戏玩家体验。
即便成长到了“青年期”,玩家能自己出去单干,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点食物,但这时候迎面过来就是别人家一窝蜂,要抢要打劫不是轻轻松松?在没有蜂巢的庇护下,单人玩家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也完全享受不到蜂王的属性加成。
针对这点,晏雪洲看得出来,新出的建筑工,应该就是卢恩对社恐玩家以及不擅长战斗的玩家们补充的新“职业”。这类毒蜂跟后勤有点相似,他们主要是收集材料,把蜂巢内部建得更加宽敞华丽,不过蜂巢的建筑风格没办法像房屋一样多变。
玩家玩久了难免会觉得无趣,同时因为不参与战斗,这种“不务正业”的玩家们,也很有可能会遭受排挤或轻视。
不过像这类偏向团体作战的游戏,这些缺点也是常态,并不是单《毒蜂》才有。
游戏过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制定作战方案,合作击败敌方蜂巢并将对方所有资源都搬空,扩建自家蜂巢,也是很爽的。
但可能也有一个人觉得不爽,就是一直凑在晏雪洲身边的穆常青。
毒蜂飞行就有蜂类“嗡嗡”声,数量一多,这声音越响越密,就导致这个不羁的紫发大男孩一阵又一阵地起鸡皮疙瘩,总想往最熟的晏雪洲身边凑,好像这样就能缓解一丝不适。
但他好像忘了,他俩现在本来也都是蜂,自己飞起来也带声啊!
在穆常青艰难地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后,这一款游戏的体验结束了。
从全息舱出来时,所有观众都能清晰地看到穆常青那张生死可恋的脸。弹幕全都在无情“哈哈哈”,对了对了!就是要这种表情,狗策划啊,你们也有今天!
但是雪团游戏老玩家老粉有点不得劲啊,还以为雪团会怕这类巨型虫子,结果他还玩得挺好?至于为什么会觉得雪团怕看着就像啊。
光看脸的玩家们,接下来又看到了那颗长相乖巧一脸无污染无无危害的雪团在《孤狼》里玩出新花样。
《孤狼与狼群》开局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两队玩家会随机被分散在地图中,又没有交流频道,全凭感觉和运气与队友会合,并淘汰敌方。
晏雪洲一进游戏就运气贼差,被随机到了敌方两名队员的包围下。
一前一后,相当匀称,而晏雪洲连举枪反抗都没有,举手直接投降,他说:“我投降!跟我一起排的都是我好基友,他们看见我被俘虏肯定会来救的,你们可以把我当人质,当肉盾。”
本来那两名遇到他的敌方玩家是准备要举枪就杀的,但是听晏雪洲一说完,犹豫了两秒。
观众们纷纷打起了问号:
“犹豫什么啊?犹豫就是破绽啊!!怎么能给敌人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