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鹏也很兴奋,他唯一困扰的问题就是人有点不够用,他一个人,又是进货,又是带回来卖,一路上有许多地方都是有风险的,比方说他客车上就遇到一个大哥去省城打工,但随身放的大团结不知道被谁偷走了。
周晚想起她妈沈桂香高超的缝纫手艺:“把钱缝到衣服中间去,袖子、内衬、裤子,到处都能缝,分散一点。”
“实在不行,你就在省城住一天招待所?你舅舅应该开得了介绍信。”周楚成也提议。
但赵小鹏舍不得招待所的钱,一晚上好几块钱,都抵他一个单程的客车票了,他想到大队上的朋友,和周楚成商量把李灿几个人要不要也带过来一起发展。
周楚成当然没意见,上辈子……小说里他就是和李灿一起创业的,尽管这个发小长大后性格变了许多,赵小鹏上次还说李灿最近人怪怪的,但毕竟十几年的交情,双方知根知底。
赵小鹏很高兴,甚至主动和周楚成商量起还要不要再进购一点别的东西搭着买“手套、围巾,天气越来越冷,这些东西肯定是有市场的。”
围巾手套成本高是高一点,但卖出去也贵,谁知道三人在屋里聊得太久,去隔壁家织毛衣的沈桂香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一耳朵听了个全。
“你们不用赶那么远去省城进围巾,我现在织毛衣就是挂靠的省城的外贸公司,可以直接找我做,还便宜一点。”
袜子得机器大批量制作才有利润,但围巾不用,纺织厂的女人们在院子里坐几个下午就能织个大半,沈桂香一开始不会,但跟着她们学了不少,反正围巾也没什么太繁复的花样,她也应付得来。
围巾只是搭头,重点还是卖袜子这种轻便又不占空间的小东西,赵小鹏越想心思越活络,沈桂香好说歹说把他留下,让他吃碗肉末面条再走,赵小鹏急着去找李灿他们商量卖货的事情,三两下风卷残云就把面条吃得精光,让周家兄妹等他好消息。
晚上周红军也回来了,晚饭有肉有菜,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先是讨论兄妹俩的学业,讨论县城中学,接着话题慢慢就蔓延开来,说起了赚钱的事儿。
以前在大队上,周红军是家里最能挣钱的一个,周晚不说,沈桂香和周楚成都是只有工分,没有副业进项,就他一个粗木工细木工都能一肩挑,在大队上没少帮人做私活,换些粮油也能给家里添点荤腥。
现在进了城,情况却反了过来,沈桂香凭借一手好手艺不愁攒不到外快,周楚成周晚兄妹俩更是天不怕地不怕,竟然在联防队的眼皮子下面跟赵小鹏搞起了“个体经济”。
看来看去竟然就剩他一个被甩在了后面!
周红军嘴巴里苦,他还一厢情愿地想着进城之后是他来养活家人儿女,让他们无忧无虑地上学,结果呢,现在成了儿女来养他了……成何体统!
耿勇倒是人如其名很耿直,带着他接了几个小单子,但木匠这行业不比日用品,不可能过两三个月就换一批,这些客人们倒是满意周红军的木工手艺,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后续是再没开张过。
一次人情好说,总不能次次都麻烦人家耿勇,那他周红军成什么了?而且妻儿都有本事,他自己要是撑不起来,这个家里他都抬不起头,周红军嘴巴上不说,心里攒着一股劲,刻了个“专业木匠接活”的牌子大街小巷地“自我推销”,只是目前还?*?没有太大的起色。
“今天有一家本来是打算让我做梳妆台,结果不知道他家里人咋说的,过会儿又说算了,说是找国营家具厂做。”
周红军难掩心里的郁闷,要只是单子没谈下来就算了,偏偏这回是煮熟的鸭子飞了,怎么想怎么意难平,“说我这种私人的没保障,不像家具厂,厂子就在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周晚悄悄给她爸夹了一筷子肉,周红军心里这才舒服点了,周楚成手里拿着筷子,又撑着下巴,不夹菜也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拍了下桌子,“哎”了一声,给周家人吓了一跳。
“爸,你给我灵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