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说了,前头咱们攒的工分不可能就这样算了,大队长就是想,他也不敢这么做,否则不给大伙儿把皮扒了。”沈桂香分析道,“那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就是你刚刚说的,换成粮食和粮票,还有一条……就是折成现钱。”
周红军点了点头。
“对咱们乡下来说,现钱没意义,你拿着钱又花不出去,但是粮食那是命根子,他们肯定会选粮食和粮票。”沈桂香道,“地里粮食不可能供得上那么多人换,只能排队,如果这时候咱们说不要粮食,要现钱呢?”
周红军下意识答道:“马上就能给。”
“没错,不仅是给,而且是很痛快地给,你想想,换成你,你愿意天天面对一长溜的人催你要给他们粮食兑现工分,还是愿意赶紧用钱把人打发了?”沈桂香把话掰开了揉碎了和丈夫讨论,“但是你想想,要是现钱真没用,为什么要取消工分?”
迎着丈夫瞪大的眼睛,沈桂香抛出了一个炸弹般的推测:“票证估计也快取消了,以后谁有钱,谁才是天王老子!”
周红军被老婆这个大胆的推测炸得头晕眼花,他内心还是保守的,窝在红旗大队一辈子,习惯了工分换粮食,工分换日用品,供销社看到没票的人眼皮子都不抬一下,突然告诉他这些都要成为过去式,他是不敢相信的。
他思来想去,只能去找大哥问问,大哥周红旗比他聪明,还有小妹她嫁到县城去,消息肯定比他们灵通。
但这些念头都还没付诸行动,周家夫妻迎来了好消息。
周楚成和周晚兄妹俩都成功地进了联办班,虽然还不知道具体分到哪个班去,但都能够去县城读高中,考大学了!
周红军还没来得及高兴,儿子女儿又给他丢了另一个炸弹消息
兄妹俩在县城批发了一批手串,回公社卖了个精光,五五分之后,一人手里头足足分到了三十块,就这样还有大把的女孩们没买到,托人问了又问,愿意比售价高出一两倍来买一串。
县城的一套小院子,一个月也就十块钱租金。
而这,仅仅是一次“投机倒把”,一次“倒买倒卖”的成果,手串的做工根本算不上好,在周红军这个老手艺人的眼里,哪哪儿都是粗糙,可它能卖钱!
周红军把沈桂香的话给儿子一说,周楚成眼睛一亮他爸不知道,但他知道啊,他妈的预判是对的!
“爸,时代变了,咱们也得变。”周楚成说道,“你想想,到了县城,晚晚每天都能回家吃午饭,不用再啃冷冰冰的馒头,县城环境又好,不用天天对着鸡舍猪圈的……县城还能喝牛奶,晚晚高考肯定能考得好。”
周红军白了他一眼,字字句句都是说妹妹,又把自己摘出来了,“说得像你不用高考似的!”
但儿子的话,确实让他心动了,如果说沈桂香的话还只是推测,那眼前一张张大团结,无疑就是一锤定音的锤,周红军用力点了点头。
“……行,咱们去县城!”
第14章 租房
倒不是周红军这人瞻前顾后,而是这个时代规则如此,没有房,人就没有根,就不说别的,出门在外,连一个代表自己身份的介绍信都开不出来,完全就是“黑户”。
赶在工分取消第一天,队上其他人都还在纠结到底要怎么换,两口子一拍即合,用送儿子女儿去县城上学这个县城的借口,从大队长那折算了工分,一家四口坐着驴车就上了县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