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和你一块儿来了,要是你一个人过来,那还不得抓瞎呀。”
沈安安靠在母亲的怀里也有点儿茫然,自己这一次的选择会不会又是一个错误?
母女两个又冷又饿,连晚饭都没吃,就直接歇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沈安安是被冻醒的,没法子这屋子里要是不烧柴火的话,整个屋子冷冰冰的,
然这房子前面没怎么住过人。
他们刚刚搬进来,要收拾的地方多。
而且是真冷。
外面40多度,这屋子里挖在地下,温度要稍微比外面强一点。
但是也强不到哪儿去。
昨天晚上沈安安睡在被窝里都冷得直打哆嗦。
后半夜母女两个是挤在一个被窝里,然后又把所有的被子,大衣全都搭在了外面。
天还没亮,沈安安就起身了,没办法这样再睡下去,能冻死个人。
张秀英本来想悄悄地起身,却没想到她一动,女儿也动了。
只好两人一块起。
主要是躺在被子里一点儿都不暖和。
“我出去找邻居问问到哪儿去砍柴,弄点儿柴火回来。
我昨天就发现这个炉子生着,旁边这堵墙应该就是火墙。
到时候就能暖和起来,这屋子里要不生活真的会冻死人。
咱俩能凑合一天,可不能一直这么凑合下去。
还有总得开始做饭,对了,你去问一问合作社或者供销社在哪儿?还有这粮食的问题咋解决?”
母女两个现在面临的是生计问题。
第115章 百废待兴
沈安安裹紧了身上的棉袄棉裤。
出门儿去昨天的办公室。
雾色蒙蒙天色刚刚亮,但是很多人都已经出来了,看到路上到处有不少人。
不过大家都行色匆匆。
沈安安发愁,屋子里缺的东西太多了,他和娘两个昨天连包袱都没有地方放。
其实昨天晚上她一夜没睡好,在想怎么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来到这里想走肯定是不行,连粮食关系都已经转出来。
她和娘现在就成了没有根的浮萍。
总得找个地方落脚,这年头儿万一出去之t后被人当成盲流抓起来那更糟糕。
也就是说他俩根本不可能离开这里。
如果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沈安安实在是有点忍不住。
这会儿总算是明白以前书里所说的的窝子是啥样儿的。
如果说以前不懂的窝子,现在算是彻底明白。
这地窝子就是从地上挖出来一个可以容身的屋子,然后在这一些坑洞上面架上木头的大梁。
在这些大梁上面再铺上用草编织好的草席,一层一层地摞在上面。
有一些会顺带地绑在房梁上面。
屋顶上会漏一个四四方方的孔洞,那个位置会放上一块玻璃。
一层一层地盖上稻草席子,那块玻璃的位置就是整个屋子里的采光的地方。
屋子里的光线条件非常差,又阴暗又潮湿。
最重要的是这房子的高度一点都不高,房子最多也不过一米八。
想一想她和母亲还好,走进去都不由自主地想要弯腰,主要不弯腰就进不了门。
稍微高一点的男子进到这屋里都得猫着腰,到了屋子里站着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反而是坐下才显得宽敞一些。
屋子里的大小就更不用说了,门口一进门的位置那里就是灶房。
紧接着就是一块空着的地方。
当然用墙隔出来的话,算是厨房或者是杂物间。
而朝里面则就是他们的土台。
那个土台就是睡觉的地方。
好在那堵火墙就在土台的边儿上,靠着土土台的话烧热了,应该是会暖和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