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挑出了余风久的那一柄折扇,拿在手里。
“这个……小余,是吧?你字是练过的吧,写得不错。”吴老「刷」地展开折扇,金闪闪的「风」字,有些晃眼,“是自己以前也装过扇骨吧,手法很熟练。”
“是的,谢谢老师。”余风久有些宠辱不惊的意味在身上。
自然是装过的,就是因为学书法,家里都不知道有多少把他题字的折扇、团扇了。
吴老点点头肯定,放下了余风久的扇子,又拿起一柄从侧面看得见是白色纸面的纸扇。
“这把是小江的啊。”吴老将折扇对着镜头打开,扇面正中是黑墨书写的「寄」,随后翻了一面,背后是用更细的毛笔书写的,墨色小字竖着排列在纸面的折痕之间。
字体相比先前一面上的单个的字,来得要笨拙一些,没有顺利流畅的行笔与锋芒毕露的笔锋,甚至连横竖都有些不太听话地粗细不一。
是江寄在等第一面的字迹干了之后,翻面自己写的。
余风久问过是否需要他帮忙,江寄摇了摇头拒绝了,说这两句话还是想要自己来写,余风久也就没有多做干涉,只是站在一边看着。
江寄是第一次用毛笔写字,不能够很好地控制住柔软的笔触,写在扇面上的字体就难免显得有些稚嫩了。
“康健顺遂。”吴老看着扇面上的小字念道,“很好的祝愿。”
“谢谢。”江寄一愣,随即道谢。
本来还以为前后的字体差距如此之大,会被批一批什么的,没想到只是夸了一句。
吴老统筹了一把折扇的所有要素之后,评出了此次综合分数位居前三的制作。
第一名毫无意外的是余风久,第二名是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细致无比的江寄,第三名则是看起来无论如何都是格格不入的摇滚风格的路从白。
众人得知第一属于余风久时,大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余风久大概是上天的宠儿,做什么都有天赋,不必熟就能够生巧。就算是新接触的东西,稍一上手,就能够很迅速地做得很好。
“小师哥,你不愧是大魔王。”蒋换咂咂嘴感叹道。
江寄其实也没想到自己能有第二,想着还是多亏了余风久。
这一部分的评分结束了,吴老又带着众人去了另一个专门用过来上柿漆的工作间。
这个房间与先前完全置于室内的制扇室不同,它被设置在楼内临窗的位置。
七人跟着吴老一走入柿漆的工作间,映入眼帘是一张体积并不很大的工作台,墙边倚靠着玻璃拉门的木质储物柜,柿漆就在装在罐子里,放置在储物柜里。
江寄本以为柿漆的味道会很重很难闻。
之前有一次月假从艺校回家,他在自己房间的桌上收拾书的时候,看见了一团橙色,走近时才发现是邻居送给他们家,他却忘了吃的柿子,就这么留在桌上放了一个月。
那个柿子就像是伪装地极好的生化武器,其光滑的表面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破裂。但以它为圆心,四面八方都溅上了星星点点的柿子汁,又酸又臭,还带着糜烂的甜味,他小小一张桌,足足收拾了半个小时,才将桌面、书面上的柿子汁给擦除干净,事后还喷了花露水祛味。
本以为柿漆的味道会和烂柿子的味道差不多。但实际上却并不然,柿漆并没有那种可以令人头脑瞬间清醒的味道。
众人用小把的毛刷,两面均匀蘸取厚重透亮的柿漆,轻轻刷在扇面上,柿漆带着轻微的颜色,在黑色的扇面上还看不出来扇面。但在白纸为底色的扇面上,就稍稍泛出了一些清浅的棕色。
柿漆与扇面接触,拖出一道微宽的清透亮痕。
透亮逐渐铺满了整个扇面,吴老没让他们翻面继续上漆。而是让他们小心翼翼捧着自己的扇子平放在窗前的一面篾器上,通风晾干。
“之后还要陆续上好几次漆,每次都要晾干再上漆,最后你们就能得到一把能遮阳又能挡雨的扇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