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每一组别中的20人,自由组队,唯一的硬性要求是每组仍是限制为5人。
江寄从分组别开始,便与余风久和蒋换站在近处,此刻也算是一种近水楼台先得月,随后又吸纳了孟燃与秦习晚。
别的小组看向他们五人,都投来了艳羡的目光排名前七的这里占了三个,而另外两个。一个是卡位第八有望挤进出道位的江寄,另一个是恰恰好第十名的孟燃。
什么逆天的组合啊。
第二十章 编舞交给你了
详细的分组结果也没用很久,不少练习生也和余风久一样,提前一晚找过自己心仪的队友。
杨州、楼崎与巷间竟然还是在同一个声乐组内,谭非云则参加了由许雁声和路从白组建的创作组。
只有唱跳的小组需要选择曲目。因此创作组的练习生可以先离开,常歌便领着这二十人找了间宽敞的大练习室,细致交代了创作期间的注意事项。
距离二公还有15天,虽然比筹备一公的时间要来得稍微宽裕些。但对于要创作词曲的练习生来说,这点时间却还是紧迫的。
常歌对于大公司出身,已经经受过几年系统培训的练习生还是很放心的。但总有几匹黑马猝不及防闯上来。即使没有参与过娱乐公司的规范训练,但潜力无限,前途更是无可限量的。
而常歌虽然只是节目组斥巨资请来负责声乐的老师。但他作为知名的音乐人,词曲创作自然一流,对此也颇有心得。因此也便对面前二十个即将踏上创作之路的练习生多了一些迷津的指点。
而这之后的课程安排也就随组别的划分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均以各组别的选择为重。但也并不意味着声乐组便不上舞蹈课,而创作组则是均衡的一日一节大课,其余时间交由他们自己创作练习。
至于周与瑭所说的「二公舞台要唱你们自己写的」,其实也并不是强制要求,可加可不加。但加了的只要写得好、唱得好,必然能让人眼前一亮。总之就是「你可以不用,但你必须得会」。
余风久和蒋换二人的作词作曲水平本就不赖,以前在公司时,便已经写过一些demo甚至发布过完全由自己独立创作的单曲。既然有他二人在,首先便不用担心如何创作和创作是否来得及的问题。
而节目组也因为淘汰了四十人,就连练习室都变得富余了起来,同曲目的在同一间大练习室里一起初步学。而有特殊要求的练习生也可以去预约小练习室用。
余风久一组干脆就一次性预约了七天的A01小练习室。除了上课、睡觉和必要的外出,基本上都呆在这间练习室里。
五个人中最为默契的本身自然是余风久和蒋换,而秦习晚与他们二人从入节目组开始,便一直是在一个班的,因此默契也不算太差。江寄与孟燃都是B班的,虽然平时接触也并不很多,但从二人的排名也能知道实力并不弱。
再加上五人都是有野心想要出道的。不然也不会选择难度最高的创作组,训练时积极性自然不用置喙,想来后期磨合的话会比一公之前的要顺利得多。
五人就席地而坐,在第一天的下午便确定了创作曲目的风格基调。
蒋换的父母一个是大学音乐系的教授,一个是作曲家,导致蒋换从小就是摸着钢琴长大的。对于作曲一事也算得上从小耳濡目染,作曲初稿一事也就能够放心地交给蒋换。
余风久也先按着讨论出来的基调,给歌词草草列了个大纲确定写作方向。毕竟歌词最后还是要按照写好的曲子去填。
满打满算只是耗费了三天半,余风久小组的原创歌曲雏形便已经出来了。
曲风带着战场杀伐势如破竹之感,词风则有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之势。
不过自然也不是完全仅靠余风久和蒋换二人创作整首,其中也融合了组内其他人的想法与建议,是由余风久和蒋换出主力,秦习晚、江寄、孟燃做辅助,一同创作出来的。
既然词曲已经成了,接下来便要编舞了,
“全权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