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3)

来保护他的。

商猗也是醒来后听书生讲述,才明白淮明侯临死前那句“他外公见到他如今这样”意味着什么。

他原以为淮明侯指的是镇国将军泉下有知,会为喻稚青的成长感到欣慰,怎想那位老将军是根本就没死自从亡国后,淮明侯改投新朝,而作为皇后的父亲、太子的外公,战功赫赫的镇国将军自然处于风口浪尖,商狄绝容不下他,而就在这时,传来了老将军因痛失亲人郁郁而去的消息。

究竟是淮明侯早预料到歧国会有倾覆之日,早早替喻稚青备好后手,还是仅为了保全父亲性命,强行将人扣在家中诈死,又或是父子共谋,忍辱负重养精蓄锐......种种说法众口流传,如今斯人已去,世人皆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自从喻稚青有常年征战的外祖父帮助后,更是如虎添翼,势如破竹,登基后便将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从镇国将军加封为镇国公。

可惜,那时走到绝路的自己并不知晓镇国公还活着的消息。

他扪心自问,若知晓了,自己是否就不会选择那样决绝的方式离开喻稚青?也许再撑一程,或许就能柳暗花明?

可是商猗很快便自己否定了这个假设,当时喻稚青腿疼得厉害,而且歧国的搜捕又那样危急,若是再来一次,自己恐怕还是会如此抉择。

再者道,喻稚青能够顺利复国,不仅仅是民心所向和老将军的帮助,更多是源于商狄的作茧自缚以及

商猗正想得入神,忽然看见卫潇手持佩剑而来。

侍卫们其实都不知晓商猗是犯了什么罪过,只是听命去做,卫潇虽看出商猗身手不凡,但情势危急,无暇理会,牵出坐骑后便上马离去。

夤夜匆匆离去,一看便知是有公务在身,商猗扬起脑袋,看客栈二楼每个房间都燃着灯火,不知喻稚青是否也正勤于公务,不曾休息。

仿佛心有灵犀一般,正中房间的那扇窗户忽然从里推开,月色下,喻稚青清俊的脸庞显得格外柔和,称得那双眸都波光潋滟。

商猗如愿以偿,终于见到了喻稚青。

年轻的天子显然也想不到一推窗就能看见坐在马厩里的商猗,微微怔神,直到看见商猗轻轻启唇,无声唤了一句“阿青”后,喻稚青面色冷淡,视若无睹地关上窗户,仿佛丝毫没将男人放进眼中,但关窗时声音之大,吓得侍卫以为楼上发生了什么异样,噔噔蹬冲上楼查看。

不知何时,傍晚的那场大雨已经停了,皎月晃晃挂在树梢,想起喻稚青月下那副动人的模样,男人心中的阴霾也被冲去七八,侍卫们上楼时吵吵嚷嚷的动静也不能影响商猗此时心中的祥和安谧,一直毫无波澜的面容露出温柔神情。

不多时,有侍卫下楼,居高临下道:“公子要提讯你,随我上楼。”

想起之前抓捕男人时的艰辛,谨慎起见,侍卫们还是给商猗上了木枷,然而今日一直配合的男人却突然说道:“我想清洗一下。”

大概是从未见过这种要求,侍卫们只当他有意拖延,正要嘲讽他几句,谁知商猗只是朝楼上喻稚青所居的房间仰了仰头,耐住性子哑声道:“他喜洁。”

众人恍然大悟,思索片刻,竟真打了盆水供商猗清洗没办法,众所周知,楼上那位陛下的洁癖已到了几近病态的程度,若真把一个脏兮兮的男人往他跟前送,十有八九要惹他不痛快。

待商猗顶着肩痛随侍卫上楼时,门外的侍卫却说喻稚青正忙于政务,暂时没空理会他们,让人将商猗送到隔壁的房间。

商猗进房后才发现房中寝具已经备好,正中那间用于议事理政,而隔壁这间大抵充作了天子的卧房,不过或许是记着喻稚青“审讯”的命令,侍卫们自作聪明地往房中放了许多刑具,排了满满一桌,就连商猗都不得不佩服这些人随喻稚青出行,竟带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喻稚青回房的时候,戴着枷锁的商猗正姿势别扭地往灯盏续了一根新烛。

他先前一门心思投身政务,见到商猗时竟有些反应不过来,见到烛光下那张熟悉的面孔